明朝那些事儿PDF电子书中的徐枋简介在自然的宁静中寻找答案了解他是如何离开这个世界的

我,徐枋,是一位明末清初的画家,父亲是明朝的少詹事徐汧。出生于江苏苏州,我字昭法,号俟斋、秦余山人,享年公元1522至1694年间。在十六岁时,我跟随朱集璜学习,并于崇祯十五年中举人。崇祯十七年,当明朝覆灭之际,其父以死殉国。我曾想与他一起赴死,但被父亲阻止。他说:“吾不可以不死,若长为农夫以没世可也!”之后,我虽然未能殉国,却选择了一生不仕清朝。

在父亲去世后,我隐居于山野田园之间,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并称“海内三遗民”。我专注于读书学习和书法绘画的修养。有一次,我甚至寄给王士祯一个灵芝,为此他还作咏以记之。我虽然有所联系,但始终避免与外界深入接触。当时雎州汤斌巡抚江南,他打听到我的住处却独自前往拜访,但我仍避而不见。

我的书画闻名后,有川湖总督蔡毓荣亲自写信求画,并带重金。但我回了信,将金钱退回,并未为他作画,还说:“明府是殷荆州,吾薄顾长康不为耳。” 一介书生,不善耕种,也不出仕做官,我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因为生活贫寒,一儿一女先后在饥寒交迫中逝世。而我自己也常衣食无定,“日食一饭一糜”、“冬夏止服一苎衣”。

三十七岁时,我生了一场大病,被喂养到绝食六十日终于痊愈。但疾病好转不过多久,又牵涉“逋赋”案,只能四处躲藏,无定所,这时候我已是“家止四壁、薇蕨不供,朝夕仰屋无所出,势岌岌殆”。尽管如此困顿,可是我仍坚持自己的气节。

据说当时有驴通人性,每次需要物品,就将书画放在驴背篮子中,那头驴会送往城市,在城门外停止,不向前夺取一步。当地百姓都惊奇,每看那头驴就争相观看,说:“高士驴至矣!”然后大家从驴背拿下徐枋所作书画,再添上必要物品等到满载再返回。

最后,在临终前,我嘱托宋中丞,如果我去世不要接受其赙礼。但是我去世后,宋荦还是送来棺材,而家人没有接受。由于家境贫寒,没有棺材安葬,只得大家凑钱办理了后事。这就是我的故事,一生的追求和坚持,即使身处困苦,也未曾动摇过心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