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txt全文真定之战朱允炆擅自调离老将致全盘皆输

在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起了叛乱,并公开向建文帝宣战。这场冲突标志着大明王朝进入了一段长达数年的内战,这一时期被称为“南北战争”。当时,身处南方的建文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他手下的大将已经不多,而北方许多忠诚的军事指挥官都倒向了朱棣。因此,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只好依靠65岁高龄的老将耿炳文来领导30万(实际上只有13万)人的北伐军队,以讨伐朱棣。

首先,让我们谈谈耿炳文这个人物。他是明朝开国初期的一位杰出将领,其声望虽然不能与徐达、常遇春、胡大海和蓝玉相比,但他的功绩也是显著而令人敬佩。在翻阅他的历史记录时,我们可以看到耿炳文是朱元璋创立政权早期的一位重要成员,他出生于安徽凤阳,是朱元璋的一个乡亲。耿炳文继承了其父亲耿君用的遗志,为朱元璋作战直至长江边上的牺牲。

作为一名卓越的指挥官,耿炳文在1357年的攻打张士诚的地盘——长兴城中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战斗才能。当时守卫长兴城的是仅有的七千人,而敌军则有十万之众。而且,那时候援救他们的人马也遭到了敌人的夜袭撤退。在这种绝境的情况下,耿炳文保持冷静,不慌乱地调整部署,最终成功抵御了一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巧妙应对,每天坚守防线,“婴城固守”、“攻甚急”,直到常遇春带来的援兵到来才得以转败为胜。此役后,随着常遇春等人的支援,他们击败了李伯升主力的五千余人,使得耿炳文声名鹊起,更深受朱元璋信任,被授予重要任务参与后续各次重大战争,如平定山西河北、击败乃儿不花以及征服云南。由于这些成就,他获得大量奖赏,并因其英勇保卫长兴城而被封为长兴侯。

通过列举这些成就,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情况发生变化,但派遣 耿 炎 文 北 上 拥 军 讨 伐 朱 棣 应该是一个理智且合适的决定,只有这样经验丰富并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大将才能胜任如此重大的使命。然而,当老将军面对新的挑战时,却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刚开始北上的部队即遭挫折,在真定的驻扎过程中失去了前锋九千多人,以及鄚州被占据。此前的失败可能揭示了一个弱点:虽然他善于防御但并不擅长进攻,更擅于消耗资源而不是决策性战斗。这缺陷导致更多失利,其中包括张宝被俘虏并放回给对方传递虚假消息,以此恐吓真定;同时,对两岸部队进行调动却又未能及时做好准备,使得最后竟然遭到了反扑和围困。“韩信尽矣”,但此刻仍有一线生机,即收缩至真定城后变成了坚不可摧之壁。但是,由于金陵方面对于这一挫折过度反应激烈,将其更换为李景隆,并找借口解除职务,这一步棋极其致命。不幸的是,在李景隆接管之后,全军几乎覆灭,一路败退至济南。而最终由李景隆主导打开金陵门户,无条件投降给燕王。这一切如果建文帝能够继续重用耿 炎 文 以制约燕王,或许会改变整个局势,而一旦去掉这股力量支持,就再无回天之力可寻。

不要因为一次小挫损失视野远大的能力者,从而轻易改变策略;胜负只是兵家必备的情境,只要能人留存,便总会找到转机点。不过,由于颁令撤换老将,一代英雄便告离世,此后的局面更加混乱无序,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力支撑,大明帝国走上了通往衰落道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