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铜鼎朱高煦一死金朝历史尽在一口

朱高煦一生为争夺帝位而不懈努力,尽管仁宗宣宗父子初意是宽恕他,但最终一次的反叛导致了他的覆灭。在被囚禁后,他见到宣宗,企图羞辱他,却差点儿让宣宗跌倒。宣宗震怒之下,命令侍卫用重达300斤的铜缸将朱高煦捆起来。朱高煦愤怒至极,在缸内哇哇大叫,以力气举起铜缸准备向宣宗扔去。然而,宣宗更加愤怒,并命武士用铜鼎活埋朱高煦。

朱高煦(1380-1426年),明成祖朱棣的第二子,其母文皇后徐氏。他出生于北平燕王府,是洪武十三年的产物,在二十八岁时被封为高阳郡王。在永乐二年,他被封为汉王,并在云南设立了一块封地,但由于这片土地偏远且荒凉,加上朱高煦对此表示了抗拒,不愿意前往,这使得成祖也失去了耐心。

永乐十三年,成祖决定改变他的封地,将其改封为青州。但即便如此,朱高煦依然没有改变态度,不愿意前往自己的封地。这次事件激怒了成祖,对外指责他,同时内部私自建立军队、进行劫掠和使用国库财物,这些行为昭然若揭表明了他的不臣之心。面对这些事实,成祖已经无法再容忍,从永乐十四年开始废除了他的爵位,让他成为一个普通人。此后,由太子——后来的明仁宗——将他的封地转移到了乐安州,但即便如此,朱高煦仍旧没有悔改。

直到宣德元年的八月份,当时的太子——即未来的明仁宗——发动起兵,最终亲征讨伐成功。当时的清朝历史评价称:“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等词句,用以形容当时的情景。而在其统治期间,“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的措施,使得国家风调雨顺,无有壅蔽。而对于民间百姓来说,“知人善任、表里洞达”的做法赢得了他们的心。此外,还有六师屡出、漠北尘清等战绩,也使得四方宾服,即使是在那时候,有三十多个国家来进贡给中国。如果说盛世就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一段历史无疑是卓尔不群的盛世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