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死前最后一道圣旨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圆明园内一片肃杀,没有丝毫节日喜庆的气氛。原来已经统治清朝三十年的道光皇帝此时命在旦夕,已经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当天卯时(5时至7时),意识还算清醒的道光皇帝召集朝廷重臣,公开宣布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道圣旨,而这道圣旨改变清朝命运,影响中国历史!

这道圣旨是道光皇帝于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御笔亲书的,不过他一直将圣旨藏在了一个鐍匣之中,直到道光皇帝临终前,他才将圣旨的内容公之于众,那么这道圣旨到底是什么内容呢?其实这道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三竖行,由19个汉字以及10个满文祖成的。

最右侧竖行写“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中间一竖行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最左侧竖行是用满文写的,内容也是“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原来这道圣旨就是决定清朝下一任皇帝的立储密旨!清朝自雍正皇帝开始,为避免诸子争夺皇位,雍正帝创立秘密立储制度。

道光皇帝遵从祖宗家法,在道光二十六年写下了这道立储密旨,直到临终前才对外公布。当日午时,道光皇帝病死在圆明园慎德堂。他怎么不会想到正是因为这道圣旨,彻底改变了清朝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历史!那么这又从何说起呢?

道光皇帝的遗诏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一位是皇四子奕詝,他成为清朝的新皇帝,即咸丰皇帝;另一位是皇六子奕訢,他被封为恭亲王。而当时的时局非常复杂,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已经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因循守旧的道光皇帝根本无力应付“千年未有之变局”,所以新皇帝人选非常关键。

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方式再全方面的对比一下奕詝、奕訢的情况。首先,我们来看看身体素质。咸丰皇帝19岁即位,在位11年,享年30岁,而且他一直患有严重的腿疾,不客气的说他是个瘸子。恭亲王奕訢活到光绪二十四年,享年66岁,假如他即位的话,可以在位48年。

接下来咱们再对比下素质。咸丰皇帝与他的父亲道光帝一样,因循守旧,思想保守,闭目塞听,导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损失惨重。而奕訢则不一样,他勤奋好学,意识到了西方的先进,积极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是洋务运动的中枢首脑,被保守派称为“鬼子六”。

因此无论是是身体素质,还是才能,恭亲王奕訢都远超咸丰皇帝,对于这一点,其实道光皇帝心理也很清楚,他甚至一度想立奕訢,不过他还是选择了咸丰皇帝。咸丰皇帝统治期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他死后,慈禧太后登上舞台,更是将中国拖进泥潭。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想象!试想如果当初道光皇帝选皇六子即位,历史可能就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