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邓绥当上太后临朝当政,为自己编造了不少“故事”。 故事之一说:邓绥五岁时,祖母亲自爲她整理头面,因为老眼昏花,修发时剪刀误伤了她的额头,邓绥竟然忍痛不言。一旁的仆妇丫头见状觉得奇怪,事后问她:难道不疼?邓绥回答说:“不是不痛,只因太夫人怜爱我,偌大年纪还爲我梳理头发,我实在不忍伤她老人家的心,所以才强忍着不说。”这年她才五岁,如果真有其事,这小女孩的心智和心机都很不简单。不过,我想这是她掌权后为了表彰自己的孝顺和聪慧编出来的。 另一个故事说:邓绥进宫前曾梦到自己双手摸天,蓝蓝的天际上似乎有一个像锺乳状的东西,邓绥便仰首吸吮。占梦者对她说:“当年唐尧梦其攀天而上,商汤梦其及天、仰首而舐。这都是古代圣明之君的前兆,你的梦,吉不可言。”邓府也曾请洛阳有名的相士到府看相,相士一见邓绥,惊得连呼:“贵人之极!贵人之极!”待他又细细端详一番,说道:“贵府千金之骨相与成汤相仿,与古之名君贤王相类啊!”这是鬼话,相士怎知道几千年以前的商汤长什么样子?编这故事是为她女主临朝十七年找藉口。然而邓绥竟然编出她梦到“仰首吸吮”,这个梦可真有趣。 邓绥入宫后凭着她的美色、她的心机,还有男人喜新厌旧的心理,立刻抓住了刘肇的心,还有他的生殖器官。聪明的她十分做作,史书说她不时推荐美女给刘肇,不但广结人缘,也博得贤慧的美名。反观大小姐脾气的阴孝和却只会捻酸惹醋,常常使小性子拒刘肇于门外,两人高下立判。 自幼被立为太子的刘肇,嫡母窦太后自己忙于偷人,并不管他。身为宫中唯一的男人,面对无数饥渴的大女人,刘肇自童年起即陷于花丛里的温柔乡。发育未全就旦旦而伐之的后果,除了造成他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也造成他未及成年就欲振乏力,精气稀薄,无法生育;即使受孕也难养活的窘境。东汉自他以后的皇帝大多如此,所有史书都说东汉中期以后多幼帝,以致太后临朝、外戚干政,皇帝成年后又藉宦官夺权外戚,从而宦官掌权,如此一再恶性循环,以致。却不说造成幼帝的原因。清逊帝溥仪(1906-1967)晚年写的自传里把事情说了明白,他自述童年开始,每晚都有无数的宫女缠着他求欢;然而恐怕白天他也艳福不浅,于是……还没成年他就阳委不举。还好大清帝国亡的快,又将他下放,否则他也活不到六十二。 史书所谓邓绥推荐美女,其实是为了剌激小皇帝的慾望,玩多P的游戏。邓绥自己不知羞地说进宫前梦见吸吮天际垂下的钟乳状物,恐怕是邓绥面对不举的皇帝,为了巴结皇帝,努力用嘴侍候龙鞭,以便开工取精。 心机极重、权力慾更大的邓绥入宫后,终极目标是拉下阴孝和,登上皇后大位。她所有的小动作表面上谦恭委曲,其实是对阴后的挑衅,让阴孝和相当感冒。然而邓绥虽然得宠,对其他妃嫔却卑辞克己,曲意抚慰,三不五时还帮皇帝拉皮条,雨露均沾,拉拢人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面对下人,邓绥也从不盛气淩人,更常施惠于人。因此,宫中上下对邓绥赞誉有加。更厉害的是她广布眼线,收买皇后的宫女,阴孝和的一举一动都在她掌控之中。两人实力悬殊,可怜的阴孝和只有一步步落入她的陷阱。阴孝和越恚怒,她越恭肃小心,一点也不让阴孝和抓到她的小辨子。 邓绥入宫后第七年,终于达成她的目的。 永元十四年(102)夏,阴孝和在她设计之下,以巫蛊被废,不久幽死。进宫探孙被诬为从犯的阴孝和外祖母邓朱氏(邓绥的婶娘)和她两个儿子邓奉、邓毅(邓绥的堂兄)杖毙于狱。阴孝和的父亲阴纲仰药,阴孝和三个兄弟阴辅死于狱,阴轶、阴敞和阴、邓两个家族被流放遥达的日南郡(今越南河内)。当年底邓绥被立爲皇后。 三年后,元兴元年(105),和帝刘肇在贤慧的邓皇后主导下精尽人亡。令人讶异的是,后宫美女无数、享乐了十七年的皇帝竟然只有一个生母不详的儿子刘胜(?-114),而且还是个重度残障者。史称刘胜有痼疾,却没说他是什么毛病,可以确定的是严重到大家公认不堪为帝(刘胜在隔年受封平原王,八年后就死了)。邓绥与群臣自民间迎立出生刚满百日的刘隆为帝,自为太后,这年邓绥二十五岁。 嗣帝刘隆生母不详,来历不明。史书只交待说死鬼皇帝刘肇因为生育的皇子都夭折养不活,所以刘隆生下后就养在民间,这在中国历史上相当罕见。但刘隆能为群臣接受,应确实是刘肇的龙种,但生母是谁?为什么会养在民间?到底养在谁家?当时大家应该都知道,可是史书却又语焉不详,此中一定有鬼。 邓绥当上太后,立刻将大哥邓骘由虎贲中郎将升爲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位比三公,封上蔡侯,族兄邓悝由黄门侍郎升爲虎贲中郎将,另两位族兄邓弘、邓阊则晋升爲侍中,确实掌握军政大权。顺便一提,“仪同三司”这官名由邓绥首创,邓骘是历史上第一个担任这官的人。 然而刘隆被立隔年就夭折了,史称殇帝,他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皇帝,也是最夭寿的皇帝。此时除了有“痼疾”的刘胜,刘肇已无子嗣。邓绥和邓骘议定,迎立清河王刘庆十三岁的儿子刘祜(94-125),史称安帝,邓绥继续临朝听政。 注:刘庆是和帝刘肇的异母兄,曾被立为太子,因窦后之故被废。 邓绥执政后把儒家那套通通拿出来。她连下诏令,大赦天下,提倡德化,设立官学,奖励儒学。对于各地所设祠官,以鬼神难征、淫祀无浮名,将不合儒家规范的全部罢省。又提倡节俭,省减宫内服御衣物;日常饮食,早晚仅一个肉菜,不得铺张(需要澄清:这是对宫中妃嫔宫女的规定,不包括她自己)。州郡遭自然灾害,一律减免田租。上林苑的鹰犬统统斥卖,亲自检阅放出宫女五、六百人(她的好姐妹、好帮手纪美人和许美人也趁机放出宫,让她们享受人生的乐趣。重感情的邓太后不但重赏,还下了一道文情并茂的策文)。另外,她也自比圣王,不时干涉司法,亲自审案,史书说她平反了不少冤狱。 然而在邓绥临朝的十七年间,水旱蝗灾接连不断,各地盗贼蜂起,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内侵。天灾人祸不断,东汉也开始走下坡,这对她自比圣主明君实在相当讽剌。不过东汉的衰亡其实和她无关,也和外戚与宦官无关。 东汉自公元25年建国,在此前后二十多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战乱的杀戳让人口大幅减少,社会资源也重分配;人少相对可分配资源就多,战乱后的安定让百姓开始生养滋息,于是不久就有所谓的“明章之治”。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太平岁月,人口又是几何倍数的成长,再加上不可避免的土地兼并,天然资源逐渐无力负荷过多的人口,只要有水旱天灾的触媒,一定引起社会。中国自汉武帝以后的各朝各代相率以儒治国,一切泛道德化,一昧假仁假义推崇圣主明君,以为君王有道无道造成国家的治与乱。直到近代,史者终于知道经济因素才是造成国家社会安定或的主因。 史书说邓绥监于前朝窦太后家族覆灭的惨剧,所以严厉约束外戚,宗族成员也有所收敛。然而实情是在东汉一代,邓氏一门几乎可以称上最贵宠的外戚,史载:邓氏一族为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安帝刘祜在十三岁时被立为帝,五年后开始陆续有大臣提出太后归政的主张。这时崇儒讲仁讲礼的邓太后露出狰狞的面目,她对这些人基本上是轻者削职、重者处死。郎中杜根上书还政。邓太后为了杀一警百,命武士将他装入布袋,就在殿上击杀。还好主事者不忍,私语行刑人轻打放水,杜根也聪明地诈死。事后被曝屍旷野,三日后眼睛长出了蛆才逃过一死。事后杜根在山中躲了好一阵子,往后十五年隐姓埋名在酒肆当酒保,直到邓绥死后,安帝亲政,邓氏一族覆灭,才敢现身。(注:后汉书中列出这个故事,其实捏造的成份较大。邓太后临朝称制共十六年,前后十五年。第一年立殦帝刘隆,隔年死去;第二年立安帝刘佑,当时刘佑十三虚岁,再一年虚十四,照后汉书说此时杜根上书要求皇帝亲政以致被扑杀。然而杜根的生卒年不详,只说邓后死他再出来为官,在汉顺帝刘保时任济阴太守,弃官还家,年七十八而卒。查汉顺帝在位是125-144,则杜根被扑杀时年龄约在10-30岁之间,二十左右已任郎中之官,并非不可能,但冒死上书到死却只当到郡太守之官,五十年间竟毫无升迁,反左迁外职,事有反常。) 邓绥的堂兄邓康见她把持朝政不放,也担心未来家族致祸,委婉地劝她还政。谁知邓绥当场翻脸,于是邓康托词有病,不敢上朝。邓绥派宫婢前去探问虚实,这位宫女早先是邓康家奴,见到邓康后倨傲无礼,被邓康痛斥。她回宫后便向邓绥报告,说邓康是装病,且又出言不逊,对太后无礼。邓绥立刻将邓康免官,还把他从族籍上除名。 执政十六年后,安帝永宁二年(121)四十一岁的邓绥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经常通宵咳嗽不止,这是女人纵慾过度阴虚色痨的症状。二月,病情越发严重。邓绥知道自己恐将不久于人世,但仍然紧抓政权不放,坚持每天乘御辇到前殿朝会群臣。三月,邓绥终于一。 邓绥一死,当了十五年傀儡、不时担心被废的安帝立刻向邓氏家族开刀。邓氏家族几乎族灭,仅邓骘与子邓凤被免职遣返原籍,家赀田宅充公,邓骘与邓凤绝食而死(也可能是被活活饿死)。堂弟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邓氏子弟削爵夺官,废爲庶人,家族远流边郡。一如十六年前的阴氏家族。 人生起落,命运好歹,半由天半由人;但历史的不公,有时真让人凄嘘。 千年以来,大家谈吕后,谈武后,却少人提到这个临朝十六年、擅于房事的邓太后。(草湳里)
标签: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歌 解释 、 于谦策划土木堡之变 、 中国古代经典奇案 、 朝代顺序表大全时间 、 明朝那些事儿笔趣阁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