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疆域辽阔,自灭南陈后,其国度东接辽河之水,北抵沙漠无际,西至敦煌古道尽头,南临交趾边陲。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将林邑纳入版图,使得国家的领土面积达到了惊人的427万平方公里。然而,此举仅持一时,而林邑复独立,大业五年(609年)时,再次吞并吐谷浑、伊吾,将国土面积扩展至约467万平方公里,为其最盛时期。
隋朝在行政区划方面,也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革。最初,由于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混乱不堪,隋文帝废除全国的郡份,将天下重新划分为州县二级制,以州直接统治县。在隋炀帝即位后,不久他又将所有的州改回为郡,并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境共190个郡和1255个县。此外,每年的岁末,都有各地的长官需进京述职,被称作“朝集使”,而中央则派遣司隶台官员或别使巡视地方监督管理。
江都与余杭之间的历史距离并不完全重合,只是作为参考;古代雍州地包括京兆、冯翊等多个地区;梁州地涵盖了汉川、西城及房陵等诸多土地;豫州则包含河南、荥阳以及梁郡等多个区域;兖州地域包括东平、济北和武阳三大地区;冀州范围内有信都、高密及魏郡等重要地点;徐州则囊括彭城、鲁郡以及琅邪三部分领域;青州的地理覆盖了齐郡、高密和文登三个主要区域;荆州中含有南越夷陵及沔阳诸多旧址,而扬州市下分江都钟离及淮南诸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政区划不断调整,但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结构网络。
标签: 大明 短寿的真正原因 、 宋朝什么时候灭亡 、 朱元璋死后谁继位 、 巧记明朝十六帝 、 徐妙锦与朱允炆有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