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告诉你苟延残喘的故事。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它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呢?带着好奇,你跟随我一起去探索吧!
苟延残喘,听起来有点难懂,是吗?它的意思是勉强维持生存,就是在即将死去的时候,还能勉强地呼吸一下。这句话出自古代的一则寓言。
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东郭先生,他骑着驴子到中山国找工作,但途中迷路了。当他正害怕的时候,一只狼突然出现,请求他把自己藏进书袋里,以便暂时避开追捕者赵简子的眼睛。东郭先生被狼的话所打动,就把狼放进了书袋。但当赵简子走远后,狼突然变脸,要吃掉东郭先生,这时候恰巧来了一个猎人,用箭射死了那只野兽。
从此以后,“苟延残喘”就成了我们用来形容那些勉强活下去的人们的词汇。而且,它还有其他一些含义,比如说人们还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改变现状,不愿意努力向上的人。
这个成语在很多著名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比如鲁迅《花边文学》序言中的“宁死不屈”,还有宋代诗人的诗句等等。
所以,当有人说你要像树木一样坚韧,不要像草一样轻易被风吹倒,那么他们是在提醒你不要成为那种只能苟延残喘的人,而应该更加坚定和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标签: 朱瞻基为什么不喜欢朱祁钰 、 大清朝的13位 、 完颜宗望喜欢茂德帝姬 、 唐朝108名将录 、 朱元璋后代家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