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长城五年级行将就木的典故岂不知

行将就木:重耳的故事与成语背后的历史

在古代的中国,人们对于生命的珍贵和死亡的恐惧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行将就木"这个成语,便是从这样的情感中诞生出来,它不仅是一句形容人即将寿终正寝、生命快要结束的话,更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

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王子,他因父亲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而被排挤出家门。骊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设下陷害太子的阴谋,最终导致了申生的死亡和重耳逃离国境。在外流亡期间,重耳历经艰难,经过十二年的漂泊,在狄国生活下来。他在狄国结婚,有了两个儿子,但他始终未能忘记故土和恢复君主的地位。

当他得知自己父亲死去,并且兄弟夷吾已经继任为晋惠公后,他决定返回故乡。但就在此时,夷吾担心重耳会夺取他的位置,因此派人刺杀重耳。这次又一次逃亡,让重耳感到无尽的心痛。当他告别妻子季隗时,他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回来,她可能会改嫁。季隗则以五十岁还未成婚为由,一心等待丈夫归来。

最终,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冒险,重耳成功回到了晋国,并成为了一代霸主——晋文公。在这段旅程中,“行将就木”的含义便显得尤为深刻,它不仅是对一生的长久等待,也是对生命有限性的反思。

至于“行将就木”这个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指人的生命快要结束,就如同树木枯萎准备进入棺材一样。而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则让我们更加明白,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独特而宝贵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