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不好讲像是在云端的书籍等待下载

因为喜欢小孩子,所以我当了一名老师。因为个人偏好历史知识,所以我常有意无意地给小朋友讲一些历史故事。可现在的小孩儿个个都爱耍宝,我每次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常会有绝妙得让人喷饭的答案。

孟母三迁

我给小朋友们讲《孟母三迁》,我在课堂上问“孟母三迁”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差点被笑死。

小孩儿A:“孟母三迁的意思就是孟子有3000个妈妈!”我正被他的回答笑趴在讲台上的时候,小孩儿B站了起来:“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的妈妈带着孟子搬了3次家!”小孩儿B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我点点头继续问道:“孟子的妈妈为什么要带着孟子搬3次家呢?”小孩儿B说:“因为他们家很有钱吧,先后买了3套房子,所以就搬了3次家。”

萧何月下追韩信

现在的小孩子普遍早熟。有一天,我给孩子们讲《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小孩儿C开口了:“老师,你知道吗?韩信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吧!”我忍住笑反问她:“你怎么觉得韩信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呢?”她把握十足地答道:“如果韩信不是漂亮的女孩子,而是个巨丑的‘恐龙’的话,萧何在月光下玩什么浪漫,还去追求她?”我气也不是,笑也不是,说:“韩信是个大将军,男的!”小孩儿C听了,一脸吃惊,“原来韩信是个帅哥呀,我知道了,那萧何肯定是个女的了。哇,看来古代竟然也流行女追男!”

闻鸡起舞

为了从小培养他们勤奋好学的意识,我准备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希望对他们有所促进。

“谁知道闻鸡起舞是啥意思吗?”在讲故事之前,我问道。小孩儿D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能是因为鸡烧得太好吃,让人闻到了它香味就忍不住想跳舞啊。” 我以超强忍耐力忍住不笑,把这个简单又生动的情景展现给我这些兴奋的小学生们。

然而,在我的期待中,他们却没有领悟到这段历史背后的深刻含义。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提问和讨论中,他们不断地用现代生活中的趣事来解释古代文人的行为。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重新考虑我的教学方法,或许需要寻找一种更适合年轻一代接受传统文化与智慧的心理活动方式,以此激发他们对于历史事实、人物性格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真正理解和感受。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未来的学习者逐渐学会如何将过去与现代相结合,从而使那些曾经看似荒谬或难以理解的事情变得更加贴近、更加亲切。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大冒险,每一次探索都是对自我的挑战,也是对知识世界的一个新发现。

最后,在那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既快乐又教育意义重大的旅程。这让我相信,即便面临这样的挑战,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我们一定能引导这一群未来掌舵者的灵魂找到正确航向,无论是在遥远古代还是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界里,都能成为最耀眼星辰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