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深邃洞察下,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五代十国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个时期的人们,尤其是他们的审美观念,都在向朴实和理性迈进。这一转变,与大唐恢宏绚丽的风尚形成了鲜明对比。封建帝制下的社会,只有当国家富足安宁,统治者开明,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条件都具备时,人们的审美才会开放、多样、多变。
《韩熙载夜宴图》这幅杰作,它真实地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人们服饰款式、面料质地以及流行风尚。在画中,宴会主人韩熙载头戴“韩君轻格”高顶四方乌纱帽,一身白色长衫敞开领口袒胸露腹脚踏白布袜与圆头蒲鞋;换上黑色交领长袍后,他又成为一个全新的形象。男宾们则大多穿着与唐代官服相似的标准官服:圆领襕衫、短翅幞头腰束革带足蹬黑皮靴。而身份较高者,则披红袍,而其他人则披绿袍。
女性的装扮同样体现出这一点,她们不再追求像唐代那样的丰硕造型,而是显得修长细巧。她们通常穿着贴身窄袖交领短衫或直领短衫,以及宽松长裙,其裙摆拖在地面上,有几尺之长,并且往往系到胸前,还束有绣花的小袋子。这一时代妇女仍然喜欢披帔帛,但帔帛长度增加至三至四米,是唐代的一倍。此外她们所用的丝带也变得更细,更为灵动。
男性首服方面,《中国古代服饰》指出:“五代十国时间较短,服饰大体沿用唐制,但首服有些变化。”《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男子皆佩戴幞头襕袍,用绿色襕 袍仿佛有着制度上的规定。幞头两脚微微下垂,看起来像是中间纳有一根弹性的丝弦,这也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样式。
总结来说,在自然之中寻找朴实与理性的审美观念,就是我们今天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可以感受到的最核心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是衣服设计,更是文化精神和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
标签: 康熙为什么不承认董鄂妃 、 朱祁镇为什么只活了37岁 、 康熙能和朱元璋比吗 、 明朝简介及历史概述 、 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