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李自成百折不挠与清朝的不同起点

李自成百折不挠与清朝的不同起点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与士大夫共天下,交税这种不体面的任务全留给死老百姓。然而,大清却有着不同的治理方式,让富人也掏钱,为国家带来了更高的财政动员力。李自成打明朝,失败百次重起百次,但为何被清朝打败后就起不来了?

要了解这一切,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在顺治9年时,大清只是占领了半壁江山,而北方还面临着沙俄和准噶尔的威胁。尽管如此,大清中央政府依然能够一年花费2400万两真金白银,这远远超过了明朝理论上的收入3000万两(欠账很多)。到了明末,实际岁入仅有1000多万两,加上辽饷就是末日。

更讽刺的是,清朝入关时缺乏文牍资料,只能依靠张居正编的《万历会计录》来征税。这意味着大清完美地实现了张居正没有完成的事情,以及其他明朝官僚不愿意做的事情。

除了收钱效率不同,明清在花钱效率也不相同。大清有五六万无法收买的核心部队作为底层力量,并且清楚自己拥有的兵力数量,也愿意给一线厮杀的人提供足够的资金,即使是在紧急情况下也不会吝啬。而明朝则总是逼急才给军官足额经费,并且理论上每个兵都应该得到一两多月薪,但实际拿到多少天时间谁也不清楚。相比之下,不同于养寇自重的大量军阀所施行的一种政策,小心翼翼地使用武力的国度——大清,对农民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此外,由于 明朝岁入相当一部分是力役和实物,而不是现金,因此中央政府真正可调配到的财政资源最多只能三四百万两,这限制了他们在各地随时调用的能力,即便仓库里堆满东西也是无济于事,因为常常无法及时补充战略物资。而对于正在进行战争的小小农民军来说,他们成为许多地方汉族民众最恐惧的一个武装集团之一。在这方面,小心翼翼、机动灵活、但又能有效支撑数千战斗部队进行远征新疆并击败各种边疆民族的大英帝国,是所有这些时代都难以匹敌的一个强者。

结论是:从初至灭亡,一直持续3个世纪的大英帝国,在其蒸汽船开进长江之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挑战它。在帕米尔高原以东,它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无人能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