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网万昕的赤子之心与无用之学的奇缘

在数学世界里,有着七大难题,它们被称为黎曼假设、庞加莱猜想、霍奇猜想等,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简称BSD猜想)便是其中之一。2017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员万昕和合作者使用岩泽理论证明了任意情形(包括非正规情形)秩为0与1时的BSD公式,并且证明了椭圆曲线的岩泽理论主猜想,这些成果在《剑桥数学杂志》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被国际同行誉为“集数十年来发展的几乎所有方法之大成的皇冠性成果”。

万昕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期间,他一直专注于岩泽理论的自守形式方法,这一领域虽然小众,但却极其重要。在他回国后,华人数学家张寿武教授推荐他加入中科院数学院,他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充满活力的研究环境。

这里有许多顶尖人才,他们对万昕来说如同星辰般璀璨。他能够随时讨论自己的研究问题,无论是实表示论还是算术代数几何,都能找到专家的帮助。他的生活充满了交流与合作,这对于一个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来说,是最好的环境。

然而,万昕也经常面临质疑:“你的研究能创造多少GDP?”他总是诚实地回答:“零!”因为基础科学没有立即可见的经济效益,但它将来可能会对国家和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就像个有机体,不应该简单分为有用或无用。

尽管如此,万昕仍然保持着赤子之心,对待数学始终怀抱热爱与执著。他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更喜欢独处并享受寂寞。他把时间放在工作上,即使是在家庭责任面前也是如此。这位年轻父亲的心灵依旧纯洁,如同孩子一般,对待数学仍然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

因此,我们可以说,万昕是一位真正理解“无用之学”价值的人。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功,更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对知识本身价值不屈不挠追求的心态。这就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网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即使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赤子之心做‘无用之学’”也是一条光辉灿烂的人生道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