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教科研做项目如育儿需耐心细心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胡伟武带领的龙芯课题组正是这样一个团队。2002年春节,他们没有放假,而是坚持在实验室里工作,致力于研发中央处理器(CPU)的物理设计。他们的目标是“做出中国第一台不依赖进口CPU的计算机”。这一年的农历马年,他们宿舍门口贴了一副春联:“辞旧岁狗剩横空出世,迎新春龙芯马到成功。” “狗剩”是龙芯1号早期的名字Godson的中文名。

经过三轮“试错”和迭代,胡伟武有信心将龙芯带向开放市场——目前龙芯产业链上已经有几千家企业,软件生态也在不断丰富。早在2015年,《中国科学报》记者就问及何时可以初见以龙芯为基础的自主信息技术生态?胡伟武沉吟:“我们希望这个生态的建设是在‘十三五’之后、‘十四五’开始。” 约期已至。2020年,龙芯芯片的出货量以百万片计。“相信到2022年龙芯将会稳定在几百万片/年,这时候我们就要走向开放市场。”

为了建立自己的生态体系,与英特尔、谷歌等形成第三极关系,是胡伟武团队的心愿。在此过程中,他指出了几个关键点:首先,要统一系统架构标准规范体系;其次,要与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签署认证协议,并建立产品认证体系;最后,要确保所有升级都不会影响操作系统及应用兼容性。

现在,“为人民做龙芯”的理念成为了推动这一目标前进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胡伟武认为,无论是在体制机制改革、经费投入还是人才培养上,都需要时间来实现改变。他用养孩子比喻了这种长远发展:“有的产品像养猪,一年就能出栏;有的产品像养牛,三年就能去犁地;但有的产品就像养孩子,要养二三十年才能成材。”

对于追求利润而不是核心技术自主性的问题,胡伟武明确表示:“如果只是为了弄个企业上市赚钱,那不值得我们这么巴心巴肝地做这二三十年,我们信奉的是‘为人民做龍鱏’——我們國家一定要有自己的IT系統。”越是坚持“為人民做龍鱏”,利润越会滚滚而来;反之,越是追求利润,利润越会离我们而去。(赵廣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