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区的封闭生活中,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中学时期,徐志远开始自学乐器,如二胡、口琴和笛子,他逐渐掌握了音乐的技巧。在那个时代,每个地区都热播着样板戏,岳西剧团因此扩大招生,并意外地吸引了年轻人的加入。尽管他成绩优秀,但家人反对他从艺,徐志远却“无意中”走上了舞台。
为了剧团表演需要,他开始尝试作曲,不料他的创作深受演员喜爱,这增强了他的信心。当他仅21岁时,就能独立完成小戏的作曲、配器和指挥工作。他曾有过考大学的梦想,但随着恢复高考后,再次被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进修班录取,这份荣誉让他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师从何占豪、刘如曾等教授,他深感学习氛围之好,对中国音乐充满期待。
毕业后,即使有留校机会,他选择回到故乡继续发展黄梅戏。这一决定为他开启了一段辉煌的事业。1991年的《红楼梦》是他参与创作的一个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融入电声音乐元素,并借鉴淮剧特点,以宝玉的心理活动层层展开。此举获得了高度评价,并赢得“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随后的《秋千架》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创新能力,将其他艺术形式融入黄梅戏,为当代戲曲注入娱乐与喜剧性。
除了编写论著和论文,徐志远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撰写了《黄梅戏通论》的音乐部分、《试论程长庚对京剧音乐贡献》,并主编《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及岳西高腔分支。在面对多元化时代挑战时,徐志远提倡创新,而非依赖经典。他认为,要与年轻人沟通,就必须革新旧有的风格,用新的方式来吸引他们。
其代表作品包括舞台剧《红楼梦》、《秋千架》、《风雨丽人行》、《孔雀东南飞》,以及影片《徽商情缘》、《母老虎上轿》,电视剧《貂蝉》、《朝霞满天》、《平湖秋月》,歌舞版《四季美人》、《美江南》,儿童剧《男子汉行动」。在个人奖项方面,他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戏曲节优秀音乐创作奖等;集体荣誉则包括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两次、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及国家广电总局华表奖等。
标签: 朱棣遗体还在吗 、 明朝为什么万历最出名 、 大清灭亡是谁造成的 、 徐达没死会支持朱棣吗 、 历代帝王表时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