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进财书法家小故事笔尖绘卷墨香满箱

我的爱好与求师之路

我是一位甘南草原的藏族书法爱好者,为了坚守个人的书法爱好,我通过书友引荐,在西北师范大学书法创作高研班学习有关书法理论和技能,得到了李逸峰等老师的悉心教导。期间,我聆听了一次北京师范大学倪文东教授关于篆书研究的学术讲座,他那渊博的学识令人折服,其中甲骨文、金文更为吸引人。我心想,如果有专门在倪文东教授那里的学习机会,该有多好!

2016年10月,在国庆假日期间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首期书法创作研修班,倪文东教授是主讲老师。我当即报名参加。在这次学习中,我得知倪老师招收第六届书法创作高研班,我就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倪文东书法创作高研班学习,成为他的学生。一年学习收获颇丰,感受良多。

首先,是倪文东老师谦逊宽厚的胸怀和气度,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这些都是我做人处事的楷模。其次,高研班学习形式灵活,有集中授课临帖示范,有微信课堂讲授書体知识,还有访碑游学,让我实地参观学习,对于書体文化感到深深震撼。

再次,是倪文东老师对書體技艺精通,无论是隸書、行書還是草書,他都能轻松驾驭。而他特别喜欢篆體,其笔触潤滑流畅,使我也非常喜欢篆體創作。于是,当时便决定以此为方向,将来在甲骨文字跡上下功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对我前程的一种期待,也是我向往未来的憧憬。我感恩于傅斯年的《读史方舟》,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而对于我来说,“写字使人开悟”。因此,从此开始我的新旅程,不忘初心,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梦想。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实中,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享受这种过程,即使寂寞也不觉其长,因为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和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