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1皇权隐秘宦官阴影明知宦官专权危害何以不自理

在唐朝的深渊之中,皇帝虽知宦官专权之害,却难以自拔。朝臣们虽然名正言顺地辅佐君主处理国事,但皇帝对他们心存戒备;宗室兄弟之间的争斗更是频繁不已。唯有宦官,这群被世人所忽视的人群,因其特殊身份,成为唯一让皇帝放心的存在。

宦官,他们这群没有完整人格、由此而生的非正常存在,其集团性质决定了他们只能效忠于皇帝。这使得即便宦官手握大权,也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只要皇权强盛,宦官就能共舞于其侧。在唐朝后期,无论宦官专权如何严苛,对于这些“半生不熟”的角色来说,它们仍旧能够享受着君主的恩泽与信任。

宗室和外戚,则因它们自己不可靠的一面,为宦官提供了夺取更多政治资本和机会。而南衙与北司之间不断发生冲突,这些事件都为宦官提供了加强自身势力的契机。例如,“二王八司马事件”、“甘露之变”,以及其他一系列动乱,都导致南衙力量的大幅削弱,最终甚至连立储大事都失去了发言的地位,全凭着一小撮人的意志来决断。

因此,在这样的宫廷环境下,外戚自然成为了一个无法亲近的人物,更是一个平衡朝政工具,而非真正参与者。若无外戚,宫廷内又何去何从?只能依靠那些久居内庭、了解宫廷运作至深的宦 官。而这些宪章性的角色恰恰是通过君主的信任而日益膨胀起来。

在二十四位唐朝皇帝中,有寥寥几个嫡长子顺利继承大业,大多数则是在混战中夺取了宝座,这种依赖暴力的手段只会带来持续不安。在这样一个充满动荡与矛盾的小宇宙里,加上身处其中且掌控一切开关的大管家——那就是可怕而又神秘的宫廷内部力量——这一切都被巧妙安排在暗影之中,以致于新君即位时,即便是在最为混乱的时候,对待那些曾经拥立自己的幕后的巨擘也只是愈加依赖,不愿意放手。

仇士良,他曾侍奉过六个不同时代不同的君主,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大佬之一。他能够长达二十余年维持独特的地位,从未受到挑战,就是因为他精通了一门高超技艺,那就是如何让君王沉浸在声色犬马间,让他忘却所有烦恼和责任。他用这种方式赢得了无尽赞誉,使得他的位置稳固到几乎不可撼动的地步,而他的“固功术”也就在这里展现:将统治者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个人生活上的享乐上,让其忘记国家大计,一切问题似乎都会随风消散。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予了人们短暂的安宁;另一方面,它却也是滋养着腐败与专制根基深厚土壤中的蔓延,使得专權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再也不容易被摧毁。此情此景,如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能眼睁睁看着历史再次重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