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深渊里,皇帝与宦官之间的纠葛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戏剧。朝臣们虽努力辅佐皇帝处理国事,但由于他们不属于皇室血脉,难以获得真正的信任;而宗室间的争斗更是频繁至极,如同手足相残,无人能免其害。唯有宦官,那些被世人看作不完整之人的集团,因其特殊性,被赋予了忠诚于皇帝这一唯一使命。
宦官并非削弱君权之敌,他们与皇权紧密相连,只有当皇权强大时,他们方能显现出自己的力量。因此,不论唐朝宦官专权到何种程度,依旧无法动摇皇帝对他们的信任。而朝臣、宗室以及外戚等势力的种种行为,为宦官掌握大权提供了肥沃土壤和良机。
唐朝后期,一系列“南衙北司之争”爆发,其间,宦官凭借着军力和宫廷内外的人脉,在二王八司马事件、甘露之变中不断扩大影响力,使得南衙势力日渐衰败。最终,南衙甚至失去了决定重要决策的大局观,全凭宦官的一言九鼎。
由此可见,外戚虽然不能成为亲信,但却成为了平衡宫廷政治的一个工具。在没有外戚的情况下,宫中也只能依赖于那些深藏在内庭中的宦 官们,而这些宦 官正是通过皇帝的心思而逐渐膨胀起来。
自从开创者高祖李渊开始,即便嫡长子继位也仅为数少,大多数新君都要依靠武力夺取政权,这导致了唐朝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状态。身处宫廷核心地带,对每一个细节了如指掌的宦 官们,更是在关键时刻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从门禁管理到侍卫调遣,都操控着这座宏大的政治城堡。如果一位新君被这些拥有绝对控制能力的手段所扶持,并在未稳定就已经陷入混乱,那么他对于这些专制者的依赖只会越来越深。
曾经伴随6位不同君主生活、长达20余年专權统治的大将军仇士良,就是这样一种人物,他即使受到了许多批评,也因为他的“固恃术”,让那些享乐和施恩不断,让那些欲除去他的人都感到难以离手。他那令人窒息的情色游戏,是如何让每一次提拔或排斥都显得那么自然?
这样的“固恃术”,就是要把玩弄声色犬马变成最高尚的事业,让这位天子沉浸其中,以至忘却一切忧患。这般荒淫腐败与实质上的绝对统治一样,都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谈及著名的大臣或者其他任何人物时,我们总是会发现,他们都是这个舞台上精彩纷呈的一环,而这场戏,则像是雨后的蔓草一般,无边无际,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法则——只要有适宜的地盘和足够多的人类情感,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似乎永远不会消亡。
标签: 中国历史文化 、 为什么朱棣生母是未解之谜 、 中国历史朝代介绍 、 明朝十六帝简史 、 朱允炆绝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