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8月4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长期从事物理学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心系祖国的科技事业。自1972年起,他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为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举办“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多位院士专家现场回忆了与李政道先生的过往。让科技日报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李政道为我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
全力支持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
在高能所大院门口,矗立着一座名为“物之道”的雕塑。这件雕塑作品由李政道先生创意,2002年以来一直在此矗立,诉说着李政道与中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密切联系。
1956年,我国提出了建造一台高 能加速器的设想。但是,这个计划却经过二十多年的曲折,最终于1984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破土动工才真正起步。在这过程中,没有人比 李 政 道更懂得如何跨越困难。他不仅提供资金,还亲自到现场指挥,让这个项目成为现实。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功投入运行后,它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这种设施的大陆国家,也标志着我国内部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飞跃。此外,该项目还为未来更多复杂科学实验奠定了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积极建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1974年,当 李 政 道再次回到祖国时,他目睹了当时教育系统严重断档的情况。他写下《参观复旦大学的一些感想》,建议要重视基础科学,并且要从培养人才做起。他的这一建议很快就被毛主席采纳,并促进了国内教育恢复部分正常运作。
随后,在他的努力下,“少年班”成立,其目的是为了集中培养优秀学生并推动整个教育体系向前发展。但他认为这是远远不够,所以提议选拔学生到美国攻读研究生课程,这样他们才能接触到国际先进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他的话语深刻影响到了许多人,使得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开始走向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新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优秀的人才因为这样的机会而被发现并得到锻炼,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各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对于全球范围内进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标签: 清朝12位 列表 、 历史上最神秘的朝代 、 努尔哈赤让谁接替他的皇位 、 唯一一个全是昏君的朝代 、 明朝朱棣儿子们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