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中有一案如同饥饿的冬天连皇帝都吃不上饱饭

昭宗登基之年,文德元年(888年),他二十二岁的青春满溢着英气,但命运似乎早已在背后紧紧抓住。宦官干政、藩镇割据,这个时代让皇权摇摇欲坠。昭宗努力推动改革,但强敌环伺,他自己也备受挫折。

那一年三月,朱温对李茂贞大怒,将其势力压制得无法生存。而李茂贞虽有所储备,却被围困至极目无望。在这样的局面下,双方的军事实力悬殊,而李茂贞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城池逐渐陷落。

十一月,一场攻城战爆发,其声震天地,两边还不忘交换辱骂——“劫天子贼”、“夺天子贼”,每一句都充满了对抗和反抗。但最终战术并未奏效,只能继续围困。这场围城战争持续了多日,最终导致凤翔守军与百姓因饥饿而死去,甚至出现了吃人的惨剧。

为了保障皇帝的基本生活,昭宗想出了开设小磨坊,用豆麦自制稀粥,以此来节省食物。但即使如此,也只能隔一天才能享用一次。朝廷内外的人们都牺牲着自己,为昭宗分担这份苦难,有许多后妃和皇子因为饥饿而丧命。

然而,在这个绝境中,李茂贞仍然秘密向昭宗提供一点点肉类,以保持他的生命力。一路风雨之后,在903年的正月里,当所有希望尽失时,他们终于达成了议和协议——昭宗必须归于朱温。尽管如此,由于没有更多选择,只好接受这一决定。不久之后,在904年的八月份,昭宗在朱温的手中遇害,不幸结束了他的三十八岁人生旅程。

标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