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他在洪武年间编著了《普剂方》和《救荒本草》,对医药学和植物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母亲高皇后是一位贤惠的女性,对子女要求严格,尤其注重对小儿子的管教。这与朱橚后来的成长可能有某种关系。洪武三年,他被封为吴王,驻守凤阳。洪武十一年改封为周王,十四年到开封任职。他上比较开明,执行恢复农业生产的经济政策,兴修水利,减租减税,发放种子,有益于生产发展的事。
青年时期朱橚就对医药很感兴趣,他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他组织一些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并着手方剂学巨著普剂方的编著工作。在被流放到云南期间,他了解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所以他组织本府良医等编写了方便实用的《袖珍方》一书。
返回开封后,他利用自己特有的地位,在开封组织了一批专长丰富的学者,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以及技艺高超的画工和辅助人员,以集体合作方式收集各种图书资料,为“开封周邸图书甲”奠定基础。此外,还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进行观察实验,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出色的科研工作领导者和参与者。
尽管在建文初再次被流放,但他从未停止有关医学研究工作。在15世纪初,由他亲自订定,滕硕和刘醇协助编写完成了《普济方》。永乐四年,《救荒本草》也由他出版,这部作品以其独特性别离传名于世,是我国本草学从传统向应用植物科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总结来说,《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以及《救荒本草》的创作,都反映了朱橚对于医学及自然科学领域深刻理解与贡献,使得他的名字成为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而这些成就,也正是因为他的好奇心与热情所驱动,从而影响并推动了整个时代乃至未来科技进步的一部分。
标签: 孝庄是否真的下嫁 、 朱允炆活了多久 、 历史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 大明历代帝王顺序 、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