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游观及其建构唐宋元明清之后又是哪个朝代(图)

《明清游观文化的兴盛与旅游设施的商品化》:在乾隆年间,苏州城曾经繁华一时,这一景象被宫廷画家徐扬以精湛的手法描绘成《姑苏繁华图》。然而,在这幅画外,一种名为“游观”的活动早已在中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明清时期,不仅平民百姓热衷于旅游,士大夫们也成为推动这一文化的重要力量。

当我们谈及明清时期的旅游业,我们往往会想到那些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水乡、苏州园林和秦淮河上的画舫,但这些景象背后,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在这个时代,庙会节庆成了连接城市与农村、城镇与周边乡村的大众游观活动,而这种活动不仅限于特定日子,它甚至影响了小农经济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得农民生活圈超出了“村”的范围。

此外,那时候已经有了类似现代旅游套票一样的手段,比如寺院、饭店和酒家的合作,以及专为游人提供食宿服务的地方。而交通配套方面,也发展出了各种船只,如沙飞船、火食船等,以满足不同需求。此外,还出现了进香团这样的民间组织,他们一起乘坐香船去朝拜,这些都预示着一种集体旅行的心态。

西方人对中国这股风潮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耶稣会士惊叹于中国马路平整、轿子的舒适和旅店普遍,而有些则批评中国造船技术守旧且不高明。到了十八世纪,欧洲商人的评论变得更加冷静,他们分析出中国航海技术没有突破,即便是道路整齐但无特点,加上轿子不如英国马车和旅店虽多但不如英国整洁。

最终,这一切都反映出明清时期的人们对于世界认识以及他们如何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一种能力。正如巫博士所说:“在现代旅游业诞生之前,旅游活动早已存在。这证明了一点,即使是在那个时代,也有人对于世界有着深刻的了解,并试图通过文字或艺术来表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