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因涉科场舞弊案,遭遇仕途挫折。当年试题之难,仅有两份答卷与考题契合。程敏政随口而出:“这两份卷子定是唐伯虎和徐经的。”言辞传开,在场人纷传其说。且徐、唐二人于京师行事高调,不久便引起满城流言。明廷欲平息风波,将徐经、唐寅各处五十大板,以结案(据《明史》)。弘治十二年(1499年),两人同船赴北京会试。在京,他们一为名士,一为富家子弟,徐经常带戏子数人,与唐伯虎在京城招摇过市,因而引起众人的妒忌。
三场考试后,便在北京城中传言道:徐经贿主考官程敏政得到了试题。大学士华昶凭此谣言告至朝庭,明孝宗命主考官停止阅卷,再由大学士李东阳审查。这时发现,当时徐经拜见程敏政确实送了些礼物,而唐伯虎请老师写文章也曾送了一枚金币,这些不过是拜见老师应有的礼节,因此结论是“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然而,为平息社会风潮,朝廷将徐经及唐伯虎削除仕籍,而程敏政则被革职。
最后揭露真相,这二人的考卷根本未列入录取名单,上面提到的舞弊指控显然不成立。原来,是当初告发到朝庭的华昶受傅瀚所托,用此机会伪造证据以牵连程敏政,使得傅瀚能趁机补回自己的职位。这场公正冤屈案件,最让人感叹的是,无辜失去前程的人就是那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唐伯虎;而被牺牲者则是身处权力斗争中的官员——程敏政;至于自诩富贵却好吃懒做的富家子弟——徐经,则因为其奢侈浪费和招摇作秀,被世人视为典范教训,为那些只知财利不顾仁义的人提供了警示。此事虽已过去,却对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标签: 朱元璋死时天出现异象 、 明朝简介100字左右 、 为啥朱祁镇叫大明战神 、 刘伯温有什么历史功绩 、 康熙之后是谁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