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因牵涉科场舞弊案,遭遇逆袭。在那个寒冷的冬日,试卷上的问题如同冰山一样冷酷,只有两份答卷与之相符。程敏政一语中的:“这两份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在场人纷纷耳闻目睹,并迅速传开了这个消息。两人在京城的高调生活,让他们成为众矢之的,一时间名声大噪。为了平息公愤,明廷终于决定惩罚二人,每人五十大板,以此作为结案。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和徐经同船赴北京参加会试。那时,他俩分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一位富裕又自负的地主,他们在京城中走得风生水起,引来无数嫉妒视线。在三次考试后,当时便流传着一个谣言:徐经通过贿赂主考官程敏政而获得试题。这消息不胫而过,最终触动了朝廷官员华昶的心弦,他将这个谣言带到了皇帝面前。
明孝宗命主考官停止阅卷,并由大学士李东阳重新审查。但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贿赂”只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徐经拜见程敏政送上了一些礼物,而唐伯虎请老师写篇文章时,也给予了一枚金币。不幸的是,这些正当行为却被误解为不轨行动。结果是,不仅徐经和唐伯虎失去了仕途,还让无辜者受尽冤屈。而程敏政则因为这一事件,被革职离去。
最终揭开真相,那二人的答卷从未进入录取名单,因此证明主考官程敏政并未舞弊。原来,是另一位权谋多端的傅瀚借机陷害他,用手段撤去他的职务,从而填补自己的空缺。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坦白冤屈成为了后世的一句警示话语。而对于那些追求财富却忘记仁义的人来说,它更是一座铸就教训的小山峰。
标签: 明朝朱祁镇死后谁继位 、 孙若微的历史背景 、 元朝对中国版图的贡献 、 载淳年号 、 元朝年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