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时期的山东淄川有位廪生——宋焘,他以仁善著称,亦是一位深得人称颂的孝子。母亲去世之际,他并未过度悲痛,而是恪守礼仪,将她安葬后,便静心入睡。岳父居城西城隍庙附近,一日见宋焘骑着红缨大马、头戴滚珠官帽、身着蟒袍玉带,车马随从熙熙攘攁地前往城隍庙。路过家门时,他特登堂拜别,然后跟随其行至庙内,见他进入正殿“嗖”地不见踪影。他询问街上人,有无目击者,但众口一词皆否认。在他的家中寻觅,发现宋焘衣冠整洁地安息于床上,这才明白他已成为城隍神。
然而岳父仍旧迷惑九年前,当宋焘确实谢世,其尸体冷僵僵硬,在棺木间被亲自装殓记忆犹新,为何又能复活?原来,那年宋焘为母服丧,不忍弃之故而还魂。再次复活后的九年里,宋焘竭尽心力侍奉母亲,对岳父一家恭敬周到,对邻里慷慨善良。
其实,此事原委竟然是这样的:九年前,当阎王爷将死去的宋焘魂魄带到地府欲考查其功德,却因答题出色,被派任为河南城隍神。当初主考官下令:“你在人间素有贤名,为人仁孝今日看了你的答题果然名不虚传。”但因母亲尚存阳寿未尽,只给予假期,以准神身份回归伺候。此乃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佳话,从中可窥探作者对功名与道德追求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生命价值和义务感的一种表达。
历史如同绕指柔软的手臂,我们可以轻易地抓住它,或许我们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故事,让那些过去的人和事件激励我们今天,更好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