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时期总会渴望四方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便派使者携带国书前往日本,以表达两点意愿:首先希望他们来朝贡;其次要求解决扰乱明朝边境的倭寇问题。然而,当使者的国书抵达日本后,却遭到了冷漠和反抗。日本不仅没有如约来朝贡,反而将使者杀害。这一事件让朱元璋深感恼羞成怒,他扬言要出兵讨伐日本。
面对朱元璋的战争威胁,日本摄政王怀良亲王回信以礼相对,这封信既不卑微也不傲慢,其内容既给予了“天朝”面子,又暗示了强硬立场。这背后的原因与两大历史变迁有关:南宋灭亡以及日本抗击蒙古。在南宋灭亡前,中国是日本心目中的榜样;但在南宋覆灭后,由于元世祖忽必烈发动的大规模海上侵略被台风摧毁失败,加上随后的抗蒙斗争,使得日本人获得了战胜中国的信心,并且视自己为能继承中华文明正统地位的大陆。
尽管百年之后汉族复国,但在明王朝建立之前,在Japanese眼里,大明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正统地位。而对于朱元璋来说,他看不起Japan,从他的角度看Japan不过是个“君无道民为盗”的小丑。但是,对于Japanese来说,他们认为自己比大明更有资格继承华夏文脉。大明与Japan之间剑拔弩张,而战争似乎只差一步就要爆发。但即便面对朱元璋的步步紧逼态势,Japanese当政者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怀良亲王认为,即便中国是一股力量,但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限,从未有过征服海岛国家的成功记录,因此他相信大明皇帝不会轻易采取行动类似蒙古远征军那样做到的冒险。他推断出朱元璋只是空谈,没有真正打算出兵,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如此自信地回应,而不是真的害怕。果然,不久之后,尽管Japan多次无视并侮辱China,但是China仍然只是说而已,没有实际行动。
最后,在留下著名丹书铁券后,其中规定Japan为“不可征服之国”。原来,此举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既然你称我为‘天子’自称臣属,我也就宽容你这次杀我的使者的事情了。这样做虽然看似宽宏大量,但实则是在避免冲突—我不再惹你,你也别再惹我。大 明时代,无论如何,都呈现出了两个国家间力量互补、气势相平衡的情况,即便它们各自都拥有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理念,也无法改变双方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人性和尊重规则。
标签: 常遇春真的惧内吗 、 明朝十七帝顺序图 、 元朝小故事100字 、 朱元璋到底有多爱马皇后 、 明朝 顺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