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凤阳,不仅会想到那著名的花鼓,更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凤阳歌》,这首流传数百年的“讨饭歌”,其脍炙人口的开头:“说凤阳,唱风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浅显易懂的歌词,却透露出一种攻击性的批判意图,将矛头直指那个所出的皇帝——朱元璋。
奇怪的是,这种民俗让人们看不出悲惨,而是满怀欢乐、幽默和玩世不恭。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集体无意识的悄然长成。最初的凤阳花鼓并非“讨饭歌”,而是一种流行于宋朝时期淮河两岸民间艺术形式。
明末画家顾见龙曾在家乡太仓观看过凤阳花鼓表演,并绘制了一幅《花鼓子》图,这是至今为止对此艺术形式最早记录的一幅画作,现在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据资料显示,在明代中叶,凤阳人开始打着花鼓走四方进行乞讨,这种情景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之前。
关于这一现象,有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记述道:“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城来老幼男女成行逐队散入村落乞食……”赵翼这一段文字说明了几点:一是在清初之时,《凤阳歌》的这一段已存在;二是这种乞讨并非由于饥荒,而是一种社会习惯与传统。
根据史料,该曲产生于晚明或清初,但若追溯确切时间,可以大胆推断,它极可能产生于洪武年间,即朱元璋登基后的正统时期。在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颁发圣旨,对家乡人的待遇做出了一系列承诺,使得这些地区的人们更加期待成为官员,或得到其他待遇,从而减少了他们对外征战和税收负担。
然而,当朱元璋决定营建新都——中都的时候,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承诺。虽然他对家乡的情感依旧深厚,但为了国家利益,他决定将金陵作为南京,都城设在北方。这次变动给原本安逸生活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必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环境,一些人甚至被迫流离失所寻找新的生计机会。
随着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劳工涌入,其中包括9万工匠、14万军士、50万民夫以及近20万移民,加上负责供应粮草等物资的人力资源总数达到了100多万。此外,还有一座宏伟的皇陵正在建设之中,以纪念那些功绩卓著的大臣们。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面临的是土地被征用、物价飞涨以及粮食短缺的问题,最终导致他们不得不靠乞讨为生。而这首《凤陽歌》,成了他们唯一能表达自己诉求的声音,也成为了反抗压迫的一个小小窗口。
标签: 康熙乾隆雍正的顺序 、 南朝时期的宋疆域面积 、 明朝各个帝王的名字 、 大明有几位帝王 、 唐朝几个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