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朝代的覆灭,原因并不仅限于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明朝的衰败,可以追溯到天灾——小冰河期,以及人祸——鞑子的入侵。但是,鞑子只是外在压力,而非决定性的力量。外部冲击通过内部问题得以实现,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官员阶层,他们的无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衰败。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对抗鞑子的关键战役中,也体现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
首先,从财政角度来看,历代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其收入之重要,在于盐税,这是国家垄断的一大暴利来源。在清朝两大统治时期,盐税收入占到了国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明朝的情况则不同,其盐价远高于清朝,但盐税收取并未达到清两朝水平。这主要归咎于官员体系造成了大量流失出去的盐税被私吞或转移给了富可敌国的地主阶级和商贩。因此,最根本的是官员制度所带来的问题。
其次,从藩王制度来看,当万历年间有20多万宗室成员时,即便国家整体财政收入加起来也无法满足这些宗室成员的生活开支,有近半数宗室成员依赖国家养活而无所事事。此外,还有许多不交纳赋税的人士,如士绅等。此种情况自明初即存在,因为朱元璋缺乏文化知识和政治远见,加上他的卫所制度,就注定了后续政策制定和治理上的困难。比如藩王的问题,可从汉晋时期藩王之乱及推恩令中窥见端倪;而朱元璋低廉工资政策以及唐代府兵制早已证明过其弊端。
这些问题都显示出朱元璋手下的臣子缺乏真正的人才。一旦建文帝采取削藩措施,那么夺位者朱棣就顺势而为,再加上后续几代人的领导能力不足,这些都是由教育系统中的科举制度所限制产生的问题。在科举盛行之后,只能出现一些空谈仁义道德却忽视实际操作的人才,使中国社会发展受阻,并且基本排斥新思维、新学科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从中唐、大隋再到明、清,每个历史阶段都反映出人们思想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愚昧。不论是“知己知彼”还是“前车之鉴”,这全都是空谈。大隋开始百家争鸣时代缺少启蒙者亚里士多德这样的领袖人物,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遗憾。百家争鸣中的每个派别最终只能讨论如何治理人心,而没有提出关于理性思考的问题,从头至尾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发明,是有深刻原因支撑着这一切。
标签: 历史上最丢人的朝代 、 张居正死后女眷有多惨 、 朱标和朱棣谁当 更好 、 朱元璋想过杀朱棣吗 、 初一历史朝代顺序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