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力图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其初衷总是希望四方之国都能归顺于我。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便派遣使臣携带国书前往日本,表达了两个意图:一是期望他们来朝贡;二是要求他们解决扰乱明朝边境的倭寇问题。然而,当这些使者抵达日本后,却遭到杀害。这份耻辱深深触动了朱元璋,他愤怒至极,对日本发出了征服的威胁。
面对朱元璋的开战警告,日本摄政王怀良亲王以回信相应,这封信既不卑不亢,又藏着强硬意味。小小的日本敢于杀死大明使者的脑袋,这背后有两场巨大的历史变革为其提供了依据。一是在南宋灭亡前夕,一切似乎都指向中国成为榜样的存在,而南宋灭亡时,日本举国哀悼显示出它们对中华文明的情感深厚。此外,在抗击蒙古帝国(元朝)期间,尽管最终被迫屈服,但这段经历增强了日本自信心,使它认为自己能够与中国并肩作战。
尽管百年之后汉人复兴成功,但随着时间流逝,在当时的人们眼中,大明已经失去了作为正统继承人的地位。对于朱元璋而言,他轻视这个岛国,只将其看作是一个“无道民为贼”的玩物。但对于怀良亲王和他的同僚来说,他们坚持认为自己比大明更有资格继承华夏文明的大业。大明与日本之间剑拔弩张,而战争只差一步就要爆发。不过,就像怀良亲王所预料的一样,即便面临朱元璋步步紧逼的地形,最终也没有引起真正冲突,因为从未有过一次成功地征服海上的岛屿国家。
追溯历史,我们发现,那个执掌东瀛之地的大人物怀良亲王,是基于这样的“战略”眼光来判断这一局势。他相信,无论如何中国都不太可能会去进行海上征讨,因为它缺乏此类行动所需的手段和经验。而且,即便如此,也难以做到事半功倍。如果说他得到了这些信息,那么他并不感到恐惧,并且决定用相同的手法回敬:“如果你真想打仗,就把你的军队送过来。”果然,不久之后,虽然每个人都知道那只是虚张声势,但这种态度确实让双方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那些传说中的往昔,以及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情,都成为了过去。在那个时代,如果有人问起为什么在那样的时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冲突爆发,有几种解释都是可行的:或许因为对未来进展持谨慎态度,或许因为在彼此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或许仅仅是不愿意再次重蹈覆辙。在留给我们的记录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奇怪但又令人安慰的事实:最终,大明皇帝放弃了继续针对那个远离内陆的小岛国家,而选择维持现状,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无法控制的情况。
最后,在那份留给后世记忆的文献中,其中有一句写着:“日益非征之邦”。这句话仿佛是一种宽恕,一种承认对方存在的一种方式—既然你们尊称我为‘天子’,我也就假装接受你们这样做,不再追究过去发生的事情。我愿意忘记,但是请你们也一样吧—我不再攻击你,你也不要再惹我生气。大 明时期,看起来力量悬殊——我的国家显然比你的更加强大许多倍——但是从我们互相角力的气氛来看,我们似乎已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现代史学家试图解读的一个奇妙故事,它讲述的是两个不同文化、不同的政治体系如何通过互相沟通、甚至敌视,用实际行动塑造了彼此观念和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