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手中握有史景迁这本新书,我就被其深邃的内容所吸引。书中讲述了明末清初这个动荡而又美丽的时期,两个散文家的故事让我心潮澎湃。一是李渔,一是张岱,这两位作家以他们独特的风格和豁达不羁的情怀,让人回味无穷。在七十年代末,我第一次读到张岱的《陶庵梦忆》,尤其是〈瘦马〉一节,那种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我对他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兴趣。
张岱出身显赫,但在四十八岁那年,他经历了一系列巨大的变故,迫使他放弃奢靡之生活,选择隐居山林。他的《陶庵梦忆》记录了他往昔浮华生活的一幕幕,也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转变。这份惨淡的人生经历,在他的墓志铭中得到了最真实地表达,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记得当年的博览之所——不二斋,那里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只有绿天,不见暑气。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蹴,不移而具,这些景象与后来的入山求生形成鲜明对比,如同隔世之间。
最近,在书店偶然间发现史景迁先生最新著作《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的中文版,即温洽溢翻译,《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台北:时报出版,2009年),我感到非常激动。史景迁先生以其治学严谨和写作风格早已赢得我的敬佩,他关于我的“张迷”,必定另有洞见,是非读不可!
果然,当我阅读史景迁先生精心撰写的人物画像,我发现自己被深度吸引。他通过详尽的地理资料,将人物生平串联起来,以散文或小说笔法进行叙述,就像第一章那样:“张岱居处前有广场,每夜月出之后灯笼亮起,便觉住此地真‘无虚日’。”这些细节描绘着一个繁华世界,却让人感觉何等微不足道。
在历史研究上,有些作者可能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来展现历史,而史景迁先生并没有采用这些方法。他依旧秉持自己的风格,用事实说话,同时用文学手法加以装饰,如第一章中的描述:“露台精雕细琢……”这样的描绘,是基于《陶庵梦忆》的卷四篇二,其中描绘的是南京秦淮河畔端午节时光。此情此境虽为事实,却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历史细节处理能力上的高超技巧,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无论是在正统史学著作还是其他有关传记研究之下,都难寻找到如此“野路子”。
自从看过史景迁关于王熙臣的事迹以来,对他的作品便如醉如痴。今再次品尝到他的工作室中的每一滴香水般芬芳,每一次翻阅都让我流连忘返。我认为,没有阅读过这部作品之前,更应该先去体验一下《陶庵梦忆》,才能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心灵探索。
标签: 朱瞻基到底有多厉害 、 明穆宗儿子 、 朱厚照之后谁继位了 、 朱棣一脉为何短命 、 康熙驾崩当晚京城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