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国姓爷为什么姓郑袁可立如何评价他经手的著名大案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对袁可立并不熟悉,但实际上,他是辽东三袁之一,对明朝边防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是登莱海上防线不可忽视的奠定者,在担任登莱巡抚期间,对当地的军事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袁可立以小小七品推官入仕,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 “五世恩荣”之赏。他本人刚正不阿,清廉公正,是难得的清官廉吏,入苏州名宦祠,与白居易、司马光、文天祥、况中、海瑞等人并立。

董其昌曾赞扬袁可立:“公本俭素养福,而当其振穷闵乏,以身为溪谷,则寒陋者愧。本刚直不回,而当其奖善,覆过以口为羽翅,则溪刻者愧。本肝胆论交,而当其秉道疾邪,以笔为诛讨,则比非植党者愧。本博雅多能,旁通艺事,而韬藏深远,则炫长者愧。”

最开始由七品推官入仕时,比起别人的微位,都夹起尾巴做人生怕得罪权贵。在他之前的官员,即使是在苏州这样地处各大势力交错的地方,也都不敢对豪强多加过问。然而,当 袁可立到来,“平反疑狱无葁,扬贞汰垢”,被太守石昆玉倚仗为左右手。

在任职期间,他处理了不少的大案,如“雷鸣案”、“湖州案”。其中,“雷鸣案”的主人公,是三位有才华的青年,他们因为招募乡兵御倭保家,被误解成聚众谋反,最终被判刑。但是,由于袁可立断定这是一件冤案,最终他们得以平冤。

此外,当李涞和首辅王锡爵交好,有司不敢过问石昆玉依法办事的问题时,只有七品的小小推官 袁可 立站出来,为石昆玉辩解,并最终让李涞自请辞官离去。这一切都体现了他的一位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大公无私之人。在那充满党争与腐败的大环境下,他保持独立思考和坚持原则,是极少数踏踏实实为国家干事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