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中华饮食文化如何在社会中发扬光大(图)

在万历年间的明朝,首辅张居正以其好色和好食著称。他的姨太太达数七位之多,不包括众多的姬妾和短期伴侣。他为了保持旺盛的性欲,不遗余力地尝试各种能增强阳力的食物。在那时,食物与色情几乎达到了同一水平。

戚继光守卫登州期间,他专门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腌肭脐”的海兽,即俗称海狗肾,这种海狗肾定期被送往北京供给张居正煲汤喝。据明代文人王世贞所记载,张居正喝下这种汤后,因奇热攻心、阳亢过度,在九寒天气中头顶出火。由于他冬天无法戴帽子,官员们也纷纷效仿,在风雪交加的冬日里,也是光着头。这成为了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能够吃到如此荒诞的地步,并非个例。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不讲究口福的官员,只要是官,他们都有机会参加宴会或应酬,因此嘴巴越来越挑剔,舌尖越来越灵敏、胃口越来越大、品味越来越高,这迫使厨师的手艺也随之提升至极致。

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记载了一个士夫买了一妾,她原来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的缕葱丝者,但她不能做包子,因为她的工作只是处理葱花。她曾经服务于一个拥有几百号人的大厨房,而清代梁章钜则提到年羹尧虽然降职,但他的姬妾依旧只负责饮馔小炒肉,每次将菜单呈现给将军之前,都需要提前半日准备,如果点小炒肉,那么秀才就要忙个半日。但这仅仅发生了两三次。

这些故事透露出古代官场上的豪奢与腐败,以及他们对美食的追求。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是否得益于这些能吃好吃善品懂吃的小官僚们推动,其作用可谓无处不在。不过,将此类人物视为中华美食走向世界功臣,则显得有些夸大其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