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曾经评价这本书为“不新的《万历十五年》”,正如1587年的万历十五年,尽管表面上平淡无奇,但实际上,这一年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明史往昔几乎被描述为“税重民穷”,然而黄仁宇认为,民众贫困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国家赋税过重,而在于法律缺失和政府效率低下。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到了明代达到极致,而黄仁宇撰写《万历十五年》的初衷,也是为了强调这一观点。
在万历时期的大臣们,如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和海瑞,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贡献,但最终也都以悲剧收场。这一群文官集团体制下的领导人,无论是对国家武备、科技革新还是商业发展,都无法推动进步,最终导致了国家停滞不前。文官集团的统治成了一段不幸的开始,加之宦官集团夺权,更是让大明朝国力日渐衰败。
历史学家可能会忽视这些看似琐碎但实则关乎重大事件的一年。不过,这些事件恰好揭示了后来更大事发生前的种子,以及将引发未来的风波。它们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是历史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万历十五年》中,通过对几个关键人物的描绘,我们得以窥见这个衰落帝国的悲剧命运。最终,历史却让这些帝王将相所追求的事业化为泡影。
尽管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已经详尽批评了中国依赖道德而非法律的问题——道德并非无所不能,它无法取代技术,更无法取代法律。他认为,明朝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使其渗透到帝国各个方面,无论强度或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从那一刻起,即1587年的万历十五年,那么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距便逐渐扩大。一边是西方帝国崛起,一边是东方帝国走向沉沦。此刻,我们可以看到时间流逝,对比两个世界如何不同地走向未来。
标签: 朱祁镇历史简介 、 元朝历史人物简介 、 三国之后是什么朝代 、 刘伯温有什么历史功绩 、 历代王朝顺序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