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果尔的娘和大玉儿是同一个人的两个名字杨嗣昌在历史上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智慧和勇气让人称道就像天上

杨嗣昌,字文弱,明朝武陵县碴口坡人。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杨时芳是当地名士,对地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投入,甚至在德山孤峰岭修建了石塔和八方楼;父亲杨鹤也是进士出身,以诗文著称。在他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在万历三十二年中考取了进士。随着时代的变迁,杨嗣昌与其父亲都以督兵闻名于世。他的父亲官至兵部右侍郎,并担任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步入仕途后,杨嗣昌曾经担任过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以及户部郎中。他在天启三年因受到阉党排挤而辞职归里,但到了崇祯元年,又被起用为河南副使,加上右参政之后,再次升任为右佥都御史,并负责巡抚永平、山海关等地,以其治军才能著称。

现在,在山海关显功祠内,有一尊塑像纪念他整饬防务、修筑两翼城,以及抵御后金入侵有功的事迹。

崇祯七年,他被授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并且负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但不久之后,他因为父母去世而回家守丧。在崇祯十年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之际,他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对抗起义,同时制定了一套“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了陕西、河南、湖广及江北地区作为四正区域,而延绥、山西、山东及江南江西四川则作为六隅区域进行分防协剿。此举仅一年时间,就有效地打击了农民起义势力,使得李自成败匿商洛山,而张献忠也在谷城受降伪降。

次年六月,杨嗣昌被提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掌握机务同时继续处理兵部事宜。这使得他成为明末权力极度集中的一位宰相式人物,被民间尊称为“杨阁老”、“杨相”。

然而,在崇祯十二年的五月,当张献忠再次发动攻击并各地农民起义重新燃烧时,崇祯帝命令杨嗣昌前去指挥对抗。当时张献忠奇袭襄阳杀死襄王,而李自成也攻陷洛阳杀害福王。尽管如此,在追击失败后的忧惧交加下旧病复发,不久于沙市(或说)逝世。而当时的皇帝临朝叹息:“自从您去世,没有人能像您那样指挥大军平息叛乱。”

他的遗体最终被安葬于原籍武陵,其先后多次获得晋升,最终论功行赏,被追封太子少傅,再由太子少傅晋升到太子太傅。即便是在死亡之后,也仍然引来廷臣们争论不已,因此皇帝最后决定给予赐祭,并将其归葬于家乡。然而,在清朝初期,当张献忠占领武陵并心怀怨恨之下,将七代祖墓掘开焚尸断肢,其妻儿亦遭迫害,只留下半尸改葬。这段历史让人们记住了这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的丰功偉绩,以及他对常德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贡献巨大的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