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不给颜回厚葬

颜回十四时,拜孔子为师,一生追随孔子,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也是孔子称赞最多的学生。

在《论语.雍也第六》中,孔子赞叹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家境很贫寒,吃饭的碗都没有,直接用竹篮吃饭,喝水的杯子也没有,直接用瓢喝水,住在非常简陋的街巷里,别人都替他忧愁,颜回却自得其乐,一点都不为生活忧虑,颜回真是太贤良了。

《论语.雍也第六》中还讲到:“哀公问: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从这句话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孔子对颜回的赞叹,简直是到了极点,孔子三千中,真正好学的就只有颜回一人,可惜短命死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好学的人了。其他学生难道都不好学吗?也不是,只是没有颜回这么好学。并且颜回还要两个优点:一是自己犯了过错,从来不会迁怒于别人;二是同样的错误,他不会犯两次。

这两条正是我们普通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有时候我们自己犯了错,不知道反省修正自己,反而会怨恨别人;同样的错误,我们经常是屡犯不改,对别人犯的错误,我们也不会加以借鉴,这都是贰过。

通过颜回的这两个优点,也可以看出他的德行、涵养非常深,他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涵养?就是因为他好学。

书归正传,孔子对颜回的赞叹很多,我们不再一一举例。颜回虽然好学,但却短命,四十岁就去世了。颜回死后,孔子哭得非常哀痛,足见他们师生之间的感情。

《论语.先进第十一》中提到了两句:“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死后,孔子极其悲痛,伤心欲绝。跟随孔子的人就说:“夫子悲恸太过了!”孔子反过来说:“我悲恸太过了吗?对这样的人不悲恸,我还为谁悲恸呀!”师徒之间的情义,可见一斑。并且他还说:“唉!这是上天要我的命呀!”为什么?在孔子心目中,颜回就是他道统的继承人,没想到颜回却早他而去,道统无人继承,天下苍生又当如何?所以才痛彻心扉,发出这般感叹。

颜回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因为家里很穷,颜回死后,家里连棺材都买不起。颜路知道颜回是孔子最疼爱的学生,所以颜路就找到孔子,请他把车子卖了给颜回卖棺材,但是孔子没有答应。《论语.先进第十一》是这样讲的: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古人用的棺材分为两层,内棺、外椁,里面的一层叫棺,外面的一层叫椁。孔子没有答应颜路的请求,不是因为舍不得这辆车子,而是有其他原因的。

“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才是指颜回,不才是指孔子的儿子孔鲤。孔鲤也是早于孔子去世,所谓白发人送黑发人,令孔子非常难过。孔子先安慰颜路说,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虽然孔鲤的才华比不上颜回,但是我们作为父亲,对待自己儿子的感情都是一样的,不管儿子有没有才华,我们都会很悲痛。但是,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而无椁。

那为什么孔鲤去世的时候,孔子没有把车子卖掉,为儿子买棺椁呢?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因为孔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大夫,虽然在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已经周游列国回来了,这时候已经不是大夫了,但毕竟他名望高,属于国老级别的,国家有什么大事,还是会向他请教,所以还是经常会上朝。

我们知道,孔子非常注重礼节、礼仪,一生都在推行周礼,所以孔子说如果把车卖了,而是步行去上朝,那是不合礼仪的,自己到处推行周礼,自己又怎么能带头违反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家里也很穷,如果稍微富裕点,颜路跟他借钱就可以了,何必还请求他卖车呢?也说明孔子家里最值钱的就是这辆车了,卖了以后也就买不起了,只能步行去上朝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孔子并没有说出来。颜回没有做过士大夫,没有当过官,身份不在那里,就不需要以士大夫的葬礼来给他办丧事。如果身份不合而用大礼,那就是越礼了。孔子一生都教人以礼做事,颜回是他最得意的门生,他怎么能不以礼而行呢?何况颜回一生所行的也是克己复礼,如果孔子因为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为他大办丧事,那就是陷颜回于不义,陷颜回于无礼,他这么喜欢的一位学生,怎么会让他死后名节受损呢?

所以说,颜回死了,孔子虽然非常悲痛,但还是能够处处以礼行事,不会感情用事,这叫克己复礼为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