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如下: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由宦官马元贽等所立,以皇太叔继位,使用“大中”为年的纪号。在位期间,他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对内整顿吏治、限制皇亲与宦官的权力,并昭雪甘露之变中被错杀的百官;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使得塞北安定、南方平定。
他尤其注重读《贞观政要》,并将其书于屏风上,每日拜读。他的政治理念是“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他严格控制人数授予官职,不以私情或亲近相授。他还特别关注地方最高长官刺史的人选,在京师面试考察前才能确定是否任命。
用法极严,对身边的人也严禁干预朝政。他曾有两次事件显示了他的决心,一是疏远了优人祝汉贞,因为触及了政事,一是杖杀乐工罗程,因为触犯法度。
善于纳谏,是他与其他君主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尊重大臣的奏议,每接到奏议必洗手焚香再阅读。此外,他十分珍惜紫色和深绿色的服饰,只在规定时间才赏赐出去。因此,被誉为“小太宗”,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免费阅读 、 明朝那些事儿内容简介 、 宋朝的历史资料概括 、 大原王朝的故事 、 中国历史朝代以及建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