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四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南田五阳村人。 五阳村当时隶属青田管辖,当时的人们称他为刘青田。 明洪武初年,被封为承义叔,人们又称他刘承义。 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元年(1514年),追谥太师“文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文成公。 文成县因他的谥号而得名。 二昌遇春(公元1330年—1369年),明代著名将领。 字伯仁,回族,濠州怀远(今安徽怀远)人。 他世代务农,家庭贫困。 他从小习武。 二十岁左右,他已“英俊绝伦,勇猛无比,善用猿臂射箭”。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跟随朱元璋征战十四年,与朱元璋的发展和统一事业并驾齐驱。 后来朱元璋在总结他的开国贡献时说:“论开国贡献,遇春排第七、第八位。” 所谓“开路贡献”,就是吞并英雄、推翻元朝、统一中国的事业。 概括起来就是:南下、西征、东取、北伐四大阶段。 常遇春自始至终在战场上为明朝效力,多次立下非凡战功。 金三结,生于1369年,卒于1415年,江西吉水(今江西吉水)人。 明代书法家。 字大申,别号金申,小号淳于。 洪武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他从小就很开悟。 其文雅刚健古朴,诗文豪放,书法精妙,书草俱佳。 狂草名声一时,却也无可奈何。 明代吴宽在《破翁氏集》中写道:“永乐年间,善文之人多,当以学者介公为首,其文便通。”和熟练的。
“书写的楷书《黄庭》,完全是右军的临摹作品,文笔雍容华贵。” 着有《文易集》、《淳于杂记》等。 书法界曾多次讨论过这一点。 其墨迹有《自诗集》、《唐人诗集》等。《自作诗卷》,章草,纸本水墨。 长 34.5 厘米,宽 470.8 厘米。 它在故宫博物院。 本书是永乐八年(1410年)谢缙被贬后在南京的寓所写成的。 整幅作品的中心笔画娴熟圆润,笔画急促,气势奔放。 犹如一股泉水流到底,非常抒情,富有表现力。 从整幅作品来看,他的书法以《二王》为题材,彰显出《圣教序》的神韵。 书法风格有草中行、行中草。 线条流畅,体态舒展,看上去十分大度。 笔画粗细不一,曲折多。 有时笔画狂野繁杂,尤其是竖笔,一气呵成,毫不拖沓。 尤其是卷末的一句“为有识者明己”四字狂野奔放,气势升华到了极点。 和《自传》的文笔很像,显得很浪漫。 这部巨著是作者长期艺术追求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 四张居正(1525—1582),明代政治家、维新家。 吴政和,本姓马,字三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 刘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字郭凯,号纲峰。 海南琼山人。 齐齐继光(1528—1588),明代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 八元崇焕,又名元元,又名子儒,原籍广东东莞,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出生。
九正民族英雄郑成功,开荆镇,赶走何夷,十年恢复原有根基; 田横还有三千宾客,千辛万苦也不忍离去。 袁弘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石贵有光(1506—1571),字西甫,号震川,明代著名散文家。 “香积轩志”指的是经历了几度风风雨雨的“百年老宅”。 项继轩之十二朱载堉,中外学者尊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圣人”、“真正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十三文征明(1470—1559)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 在绘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氏四大家”。 他在当时名气极大,被誉为“文风遍天下”。 第十四世黄宗羲(1610~1695),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十六李治 李治(1527—1602),字弘福,又号卓吾、温岭居士。 17、徐光启,字子贤、玄虎,上海人。 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水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八汤显祖,明代戏剧家。 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字依依,号若氏。 祖籍江西临川。 第十九世顾炎武(1613—1682),字亭霖,江苏昆山人。 兴亡,匹夫有责。 二十 史可法(1601~1645),明末将领。 字仙芝,号道临。 史称“史忠烈公”。 21 李时珍 胡宗宪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王洪 张弼深周 李应祯 吴宽 李东阳 金聪 张慧 顾鼎臣 刘林峰 智万超 杨慎文 彭范钦问者王世珍 潘彦贵 纪夏令 詹景峰 孙克红 徐丁 顾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