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明朝贡系统遭遇全球贸易 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_明朝经济的发展示意图_明朝贸易与经济

《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元灿星天地出版社

土木城之变可以说是明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 从此,明朝由扩大攻势转为固守领土。 这场战争的起因绝不是蒙古旧势力怀念中原的反扑,而是明朝的对外政策——朝贡制度。 这不是蒙古发动的歼灭战,而是一场以贸易为基础的博弈战。

正因如此,图木堡之变之后,冥很快就与瓦剌部落恢复了往来。 瓦剌部落的首领也在景泰元年八月初八归还了被俘的明英宗。 两个月后,他又派出2500人前来进贡。 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在明朝的朝贡制度下,明朝的战败很快转为外交的被动,以至于在明朝自己的朝贡制度下,被朝贡者牵着鼻子走。

史学家袁灿星则另辟蹊径,解释明朝史不以人物为中心,而是借《贡、战、贸:大航海时代的明朝》一书,将明朝置于全球化背景和大航海时代。 王朝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如何与世界接轨,又如何反过来影响自身。

明代,世界的角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国同时在思考我和世界的关系,都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认识。 海外贸易、货币制度、中西思想启蒙、武器科技、海盗等内外方方面面综合审视明朝逐渐落后于现代世界的过程。

中国自古以农为主。 畜牧业、狩猎业和渔业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农耕文明一直是华夏的主要形态。 再加上中国的地理环境处于半封闭状态,这使得中国人的世界观陷入了“天下”的概念中。 在中国古代,国家的概念只有在乱世才有,而国家的概念在太平时代就被天下取代了。 书中提到秦汉统一后,在中国所在的东亚圈内,没有大国可以与之抗衡,也无法挑战中华文明,这决定了古人的心理中国作为世界的中心。 再加上古代华夏、四夷的观念,基于华夏中心称霸世界的心理基础,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作为天下之主,通过朝贡关系建立了明朝的疆域体系。 喜爱立规矩的朱元璋,将朝贡制度制度化,通过各种法令确定了明朝的朝贡制度,其中包括厚往来、勘察印函、进贡文书、朝贡贸易、和朝贡等一系列制度。定期致敬。

但是,明代建立的朝贡秩序并没有体现平等交流的关系。 与朝贡相连的是贸易权。 只有向明朝表示臣服的国家,才能进行贸易活动。 有朝鲜、琉球、安南等国家接受这个制度并内化,也有马拉维、真腊、暹罗等受中华文明影响不大但需要贸易的国家。 当然,也有与中国不和但有贸易需求的北方游牧部落和日本。 这两个变数最终演变成明朝的边境骚扰和倭寇。

在明初朱元璋、朱棣的连续进攻下,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乌梁哈三卫。 蒙古分裂后,明朝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扶小瓦解大,瓦剌部与明朝渐行渐远。 走到一起,双方就建立了朝贡关系。 也先成为瓦剌名义上的首领后,瓦剌对明朝的贸易需求大增,前来进贡的瓦剌部使团从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数千人。 在明朝打肿脸充胖子的朝贡制度下,瓦剌使团前来进贡。 明朝需要提供大量的牛羊肉、酒肉等物资。 这么多人来了,别听这一套。

明英宗曾命马云、马庆为使,往冶县送诏书、钱帛。 两位使节在也先的大营受到热情款待。 喝醉后,他们答应叶先很多好处,甚至说要嫁给皇室。 之后,两位使者不以为意,倒是先当真了,把马作为聘礼还了回去,希望早日迎娶公主。 在随后的几次进贡中,人们还派出大量马匹进京进贡。 财团负责人核对人数时,发现卫拉特使团只有1400多人,却虚报了1600人,所以给卫拉特的接待只按1400人处理。 至于草原使团出资的马匹,明朝朝廷按等级赏赐,相当于向官府折价收购。 赏赐以绢帛为主。 当时,大太监王振不喜先出使,下了一个坏棋,把赏赐的绢纱一刀两断,使一块布变成了两块布。 冶县使领领赏时,对这种行为十分恼火,但铁锅价格暴涨,皮革价格暴跌,马价打压,迟迟没有联姻的消息。 百般不满之中,他也先动了怒,本着抢夺换不来的东西的思想,他也决定先与明朝开战。

冶县四路对明朝发起进攻。 巧合的是,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自出征。 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是明英宗兵败被俘,从而造成了震动明朝的土塞之变。 从书中提到叶先俘虏明英宗后的表现可以看出,叶先并没有做好打败明朝的准备。 皇上来了。 他也知道,瓦剌不可能吞并明朝,重建元朝。 皇帝被俘后,先以饮食款待。 霆先联系叶欢迎朱祁镇回来,态度冷漠。 直到新帝朱祁钰派遣使者杨山前往瓦剌部,杨山主动迎接朱祁镇回来。 这一次,他连迎皇回国的赎金都没有,先是为朱祁镇举行了告别会————就这样,一场因贡品贸易而起的战争,在毁掉功勋后,滑稽地结束了。明朝建国以来的精兵强将。

在一方要利益、一方要面子的要求下,双方又回到了旧的朝贡体系,继续琢磨对方。

元灿兴对明代外交的思考,其实起源于清末中国与世界的接触。 清明制度在制度模式和政治思想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回头看中西之分,还得看本源。 这是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制定的极其稳定的制度。 朝贡制度使明朝统治者对自己土地以外的事物不再感兴趣。 他们对制度的依赖和死板,也让这个稳定的制度成了束缚王朝手脚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