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巡视利剑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迈畅明朝历史网

【keywords start】明朝政治制度与变革【keywords end】 “检查组来了!” 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政治纪录片《把改革进行到底》第九集用鼓舞人心的声音详细介绍了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的情况和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巡视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党内监督体系的威力凸显。”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是不争的事实,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如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点抓好“重规矩治乱”、“重拳出击”的作风建设。 前者的“八项规定”常常挂在各级党员干部的心中,后者则包括“群众路线”和“三严规定”。 “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深入,全党政治风气焕然一新,党员干部作风大为改善。 但不可否认,仍有一些“胆大”、“侥幸”的人无视明确规定的党纪党规,无视中央和地方党委的“三令五令”。 如果把自己的“事迹”埋在“看不见的地方”,人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针对此类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顽疾”,党中央亮出了巡视“利剑”。

2013年,党中央及时行动,以“猛药祛病”的势头启动了第一轮巡视。 截至2017年7月,共开展检查12轮次,派出160个检查组,检查277个地方和单位党组织。 开展检查,实现了“检查全覆盖”。 苏荣、王民、黄兴国等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因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受到调查处理。 巡视的威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体现。

事实上,中央机关派员巡视地方或部门的政治制度由来已久。 唐朝时期,派官员巡视天下,废黜官员,开始设立“巡视”。 明代一省为一,各省均派监察御史,巡视、巡查吏治。 他们被称为巡视御史,又名银台。 清朝时期,继承明制,设立巡巡制度,目的是“督官安民”。 时至今日,这一历史悠久的制度仍然有效。

对巡视的深入认识就会发现,巡视的优势在于中央的统一领导。 巡视的“利剑”与古代的“尚方剑”有些相似。 然而在古代,看到剑就如同看到国王,代表着皇权。 现在派出的巡视组代表的是党中央的集体,也就是人民群众。 。 以此为支撑,巡视组本着对党中央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开展巡视,直接向党中央反映问题,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因此,无论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都无处可逃。

今年7月14日,为更好发挥巡视制度优势,形成坚强制度力量,不断净化党内政治氛围,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关于巡视巡察制度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委员会》和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条例的第二次修订。 此次修改,明确了政治巡视的地位,将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作为硬性目标,将市县巡视由探索性目标改为硬性目标等诸多重大创新。 等,使规定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检查“利剑”更加锋利。

制度已经形成,下一步将抓紧落实。 要把检查工作落到实处,检查组成员必须明确检查的关键是发现问题,目标是整改问题。 检查不是“小题大做”,必须以预设的“问题”态度来进行。 每次巡视都要指出党风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找政治偏差。 同时,检查不是一阵无形的“一阵风”,而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洗礼”,既保证了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整改,又产生了震慑作用和效果。制定规章制度,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毫无疑问,只有一个为人民服务、务实诚信的中国共产党,才能让中国的伟大变革继续进行。 在巡视制度的作用不断凸显的今天,我们要完善、运用、充分发挥巡视制度,使之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悬剑,真正体现“悬而未决”的原则。一剑高高,令人震惊、震慑”。 “永远存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