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教学目标: 1.了解专制集权制度的含义,了解古代专制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2、总结秦汉至明清时期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史实,把握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3、了解古代用人方式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4、了解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政治制度。 5、了解古代监察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学法指导:注重点、线、面。 抓住重要系统的“点”,将“点”连接“线”,即各个系统的演变和变化; 拓展知识“点”和知识“线”,形成知识“面”,分析和理解这些系统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 总结、比较、衔接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法规制度; 了解一些比较特殊的政治制度概念的内涵; 总结并转移不同的官职及其权限; 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热点进行思考,拓展思维。 高考预测:1、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审视一些重要政治制度优劣的概括和总结。 2、注重考察古代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变迁,从中总结制度更新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借鉴和认识当今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3、注意适当拓展视野,将其与现代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变迁联系起来,审视政治制度变迁的全局观,要求关注当前政治热点,从自由主义的综合视角认识相关历史问题艺术。
考题回放:(2005上海历史卷29)明太祖与奏折 据国文记载,明洪武十七年9月14日至21日的八天内,共有奏折送入皇宫。各种内部和外部官员。 1160 件。 这些奏疏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 总共有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每天要处理411件事情。 问:(6分)(1)当大量奏折送达皇宫时,朱元璋对“内外部门”(中央和地方行政部门)进行了哪些改革? (4分) (2)是谁协助朱元璋办理了这么多奏折? (1分) (3)该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哪些特点? (1分)参考答案:(1)中央; 废除总理府,将权力分为六个部门; 当地的; 废中书省,设三司。 (2) 地质大学学士。 (三)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知识整合: 一、专制集权制度(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内涵 专制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包括专制主义和集中主义。 君主制是指决策方式,集权是指政治制度。 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的至高无上和国家事务的唯一裁量权。 中央集权是指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听命于中央。 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强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统治。 两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 前者是后者的必然产物。
其目的是确保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政治体系中个人的权威。 皇权至上是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根本特征。 2.起源/两个基本理论基础:法家。 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强大的政治力量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镇压人民的反抗。 经济基础:封建小农经济。 专制集权不仅是封建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因为分散的自然经济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集权制度得到巩固。 三、发展演变 战国形成,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加强又逐渐衰弱明清时期。 4、第一个发展趋势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削弱宰相权力,以强化皇权。 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体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境地区的严格管辖。 元明清时期,没有再出现重大的国家分裂。 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 明代的八股选拔制度和清代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5、两对矛盾(1)皇权与宰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宰相权力削弱。 (二)中央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六、构成君主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员制度、军事制度、选官制度、法律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七、评价(一)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它可以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让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走在世界前面的文明古国。 (2)负面影响:君主专制很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上,一家独大,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千人沉默的悲惨局面。 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封建社会初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其负面作用逐渐增强,特别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历史危害尤为严重。 在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辩证地分析和讨论,不能一概而论,从而对君主制做出科学、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2、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措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 选拔标准逐渐从出身、财产发展到才干、学识,形式日趋严格,选拔标准也逐渐变得公正、客观。 1、秦国以军功授予爵位,打破了奴隶制贵族的世袭爵位制度。
2、汉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 其中,检查考核制度为选举制。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是汉代选官最重要的方式。 考察晋升制度,早期以“乡选”为基础,注重乡村舆论的权威性来评判一个士人的德才。 后期,门第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贵族地主也随之发展。 此外,西汉皇帝还招揽人才,命官员随行进京,赐官职。 3、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重视出身。 4、科举制度(1)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度,开始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形成科举制度; 唐代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主要是进士、明经; 武则天时期,增加了科举考试的人数,开创了武举、殿试的先河。 开元年间,任命高级官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后来逐渐定制化。 北宋的科举制度比唐代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乡试、殿试三个级别。 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严格的。 礼部考试合格后,考生必须通过殿试才算合格。 入场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殿试成为定制;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目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实行密名制度,即试卷上的姓名始终被封存,以防止考官舞弊; 招生人数比唐代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前朝的科举制度。 为了严格控制读书人的思想,科举试卷只使用儒家四书五经的命题,只允许程朱理学的观点,不允许使用个人意见。 ; 试卷的体例严格规定,分为八个部分。 称为“八篇文章”。
选拔学者的刻板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维。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二)评价本质:科举制度的创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化的产物。 积极作用:A、科举考试的开办,吸引了许多贫民进入政权,有利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初期世族掌握政权的局面; B、大多数普通地主都通过了科举考试并成为了官员。 ,为封建政权注入生机和活力; C、从此以后,选拔官员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D、读书——考试——为官的三个环节,链接权力、职位和知识的结合,造就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钻研的氛围; 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例如,唐代以诗招贤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负面影响:A、明清两代实行八足选文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严格限制考生,导致很多知识分子不践行实践知识,思想受到束缚; B、八足选文制度带来了脱离实际的学风。 ,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C、清末的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E、明清两代,八股文士被征召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臣,严重制约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强化专制皇权的重要手段。
三、中央官员制度 1、历史沿革 秦朝统一全国后,中央实行三吏九卿制度。 三皇子分别为宰相、御史、太尉。 宰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御史掌管大臣奏疏,发布皇帝圣旨,并管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管理军队。 三公以下设有大臣九人,分别掌管朝廷和国家的各项行政事务。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将中央分为六司。 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务,并下令以后不再设立宰相职位。 在制度上,君主的权力和宰相的权力合二为一,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裁性。 三省制结束后,设立皇家学者参与决策,内阁制度逐渐形成。 清初,中央政府普遍采用明代制度,设一阁六部,但保留了满族贵族组成的王大臣会议。 一切军国大事均由君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决定。 军部部长只是跪下接受笔录,然后传达落实。 地方军政首领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861年,清朝设立宰相衙门,是主管外交、贸易等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 其地位比六部还要高。 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地位高于六部。 二、三官九大臣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相同点是都是对古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它们都是专制集权加强的表现。
(2)不同时代的区别不同:前者建立于秦代,盛行于汉代;后者建立于秦代,盛行于汉代; 后者始创于隋,盛行于唐。 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体制,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内政和国家事务混杂在一起; 后者是集决策、审议、管理于一体的中央行政机关。 宰相的构成和地位有所不同:前者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治事务,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议事权和行政权;后者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治事务,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议事权和行政权。 在后者中,由于三省的首领都是宰相,所以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所获得的皇权。 (三)法制:从三大臣九大臣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废宰相设立内阁、兵部,体现了明清的发展趋势。古代宰相权力的削弱和皇权的加强。 4、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国。 秦王嬴政自称开国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下。 从此,皇帝就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号。 秦始皇以后,皇帝的特权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 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掌握朝政,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工厂警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 皇帝制度走向了极端。 明末清初,我国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认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祸”。 在19世纪末的维新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民共治的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实行民主共和。 1912年,随着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 五、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沿革) 中央设监察御史,监察诸吏,历代沿用,但地方监察制度有一些变化。 秦:中央设监察官,地方设监察官。 西汉:汉武帝设郡(13郡)为督辖区,并设置刺史进行监察。 级别不高,可以监督皇子和地方高级官员。 后来,总督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 东汉:加强监察制度。 北宋:设立铜盘,督导知县。 明:当地政府设立了刑罚监察部门,负责地方的监督和司法工作; 还设立了一个工厂安全机构来监视官员和平民。 六、军事制度 1、历史沿革 隋朝沿袭南北朝军事制度,并加以改革。 隋文帝时期,武人户籍编为郡县,亦分田。 不再实行军民异化登记,将军队制度与均田制度结合起来,实现“军农合一”、“军农合一”。 唐太宗在位期间,调整和完善了政府军事制度,增加了军政府衙门的数量。 武则天统治时期,随着均田制度被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度难以维持。 再加上军中士兵外逃,府兵社会地位下降,到了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度崩溃了。 唐玄宗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实行征兵制度。 国家招募年轻人当兵,供给他们食物和衣服,并免除他们的赋税。 北宋时期,有皇军和地方军之分。 禁军是国家的正规军,地方军队的精壮强者,都被选入禁军。 禁军一半镇守京城,另一半驻扎各地,以达到“强干弱枝”、“内控外控”的目的。 所有禁军都要定期换防,主管部队的将领不随军调动,防止将领独权。 为了集中军权,禁军的指挥权分为三级,全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还设立了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指挥军队; 而统帅军队的将领却没有调兵权,互相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