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大名将:个个都立下赫赫战功,为后人所敬佩。

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_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

徐达(1332—1385),明朝开国武将,淮西二十四将军之一。 他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明朝开国“六王”之首。 元朝末年,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1368年,入侵大都,灭元。 升任太傅等,封卫国公。 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 他一生从军,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1385年,徐达去世,追谥中山王。

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_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_明朝军事与战争/

唐和(1326—1395),明朝开国英雄,著名军事将领。 他谨慎、聪明、睿智。 曾参与郭子叛乱,获封千户。 他跟随朱元璋屡屡击败元军。 他被提升为统一军元帅,后被封为新国公。 1395年病逝,追谥东瓯王,谥相武。

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_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

李文忠(1339—1384),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明朝开国第三位杰出人物。 朱元璋非常喜爱李文忠,收他为养子,自取朱姓。 朱元璋非常喜爱李文忠,经常派他督军,陪同将领出征。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率兵进寨,征伐元军残部,战功卓著。 公元1384年,李文忠病逝。 追谥为祁阳王,谥号“武靖”。 受封太庙,葬于中山。

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_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

常遇春(1330—1369),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1355年,常遇春投降朱元璋,自请为先锋。 他在部队里被称为常十万。 被任命为中书平章,掌理军国重要大事。 兼太子少保,封鄂公,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1369年,北伐中原期间,猝死军中,追谥开平王。 谥号忠武,有权享太庙。

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_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

蓝玉(?—1393年),明朝开国将军。 他勇敢机智,勇敢善战,立下许多战功。 早期被封永昌侯,进征路将军。 洪武十二年,封大将军、梁公。 作为太子的叔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太子地位,与觊觎已久的燕王反目成仇。 1393年,蓝玉以“谋反”罪被朱元璋处决。

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_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军。 元末,他加入刘福通起义军,跟随李西西入蜀。 后来,他率部投奔朱元璋,从皮安皮晋升为将军。 正政二十七年,继续北上攻元,攻克甘肃,大败元军。 后来又与汤和攻克四川,又攻打贵州,攻占云南。 因功被封为英公,并被封为太子、太师。

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_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

于谦(1398—1457),明代著名大臣、民族英雄,升任兵部尚书。 他与岳飞、张皇岩并称为“西湖三杰”。 于谦,永乐年间辛丑进士。 因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有功,受到明玄宗器重,巡视山西、河南等地。 明英宗年间,王振因得罪他而入狱。 出狱后,任兵部尚书。 土木堡事变后,他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打赢了京师保卫战。 英宗复辟,于谦被诬陷入狱。 明宪宗年间,复职并祭祀。

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_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

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 作为鲁王哲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精通儒、释、道三家思想。 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子、孟子、朱熹等。 国王。 后起兵平定陈浩之乱,被封为新建伯。 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1529年去世,谥文成,后人称他为文成公。 万历年间,被供奉于孔庙。

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_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

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曾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在北方抗击蒙古部落侵略者。 着有《霁霄新书》18卷、《军训实录》14卷等军事书籍,以及《知知堂集》和各种传世奏折。 同时,他改造城防设施,发明各种火攻武器,大大提高了明军的战斗力。

明朝军事战争有哪些_明朝军事战争的特点_明朝军事与战争/

李如松(1549—1598),明代名将。 李如松骁勇善战。 他在父亲的影响下被任命为陆军司令兼通识,并担任宁元博的荣誉侍卫。 因战功,调任都督钱师,官为神机营右副将军。 后升任山西总督。 他曾指挥了1592年举世闻名的临津抗日援朝战争,平定了宁夏小白叛乱,以抗日功绩闻名。 1598年,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战斗中被杀。 他去世后,朝廷追赠少保、宁元博为“忠烈”,并为他们建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