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晨轩,浙江大学历史系硕士生、吉窝女社青年联谊会成员
撒马尔罕是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城市,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点城市,中亚地区非常重要的城市。 人类各类文明在这里相遇、交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撒马尔罕的当前位置
早在公元前70万年,撒马尔罕地区就已出现原始村落。 随后,随着时间的发展,通过大流士的改革、丝绸之路的开辟等,撒马尔罕逐渐成为中亚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明史·西域传》记载,撒马尔罕“东西三千余里,地阔平坦,土肥沃。王所居城十余里”。地广人稠,西南藏民的一切货物都聚集于此,故名“富贵”。城东北有一土房,为祭天场所。青石柱子,雕花图案。” 由此可见当时撒马尔罕经济发展的繁荣。
撒马尔罕遗址
明代时期,撒马尔罕与明朝交往密切。 通过丝绸之路,两国经常互派使节,经常进行经贸活动。 《明史》记载:“元朝时,归还世人甚多,甘肃多居者,命大臣皆遣之,故归还者一千二百余人。”撒马尔罕。” 可见,当时的撒马尔罕与明朝不仅官方往来众多,私下往来也频繁。 这次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使得大量的中国丝绸和瓷器出现在国外市场,许多外国产品也出现在中国市场。 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撒马尔罕遗址
撒马尔罕与明朝之间一直存在着贡品贸易关系。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撒马尔罕的太子妃就派使者携带十五匹马和骆驼向明朝进贡。 这正式确立了明朝与撒马尔罕的藩属关系。 撒马尔罕按时向明朝进贡,明朝则对撒马尔罕给予赏赐和赏赐。
一般来说,撒马尔罕向明朝进贡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也可以凭借强大的明朝,以“远外交、内攻”的姿态,成为中亚众多城市中的一枝独秀。 明朝与撒马尔罕的良好关系,不仅是因为两国沟通交流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也是出于管理西域的需要。 明朝需要通过与中亚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来应对北元王朝强大的蒙古势力。
参考:
《明史》
杨莹,“撒马尔罕城市历史发展研究”,《陇东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潘永永、王晓霞,《洪武时期明朝与撒马尔罕朝贡关系述评》,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