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袁崇焕被杀的争议由来已久。 很多人认为,袁崇焕被杀是后金的一个反意图的计划。 艾发认为,毛文龙和祖大寿两个军事集团的灭亡,是明清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至少从这一点来看,袁崇焕谋杀毛文龙是一个重大失败。
明朝末年,辽东地区有两大军事势力。 一支是毛文龙率领的岛军,一支是祖大寿率领的辽军。 明朝中叶,警卫制度逐渐衰落。 征兵制逐渐盛行,军饷逐渐取代农耕。 通过招募选拔出来的士兵,战斗力很强。 他们在有利的条件下被训练成为精兵和将军,然后被任命为自己的将军和贴身部队。 他们还配备了精良的装备,赋予他们超强的战斗力。
东江集团军群的位置非常重要
东江集团军群
毛文龙占领皮岛后,招募逃亡的辽人,击败辽将。 他的大部分将领也改姓毛。 就这样,建立了以毛文龙为首的东江军事力量,这对明朝来说非常重要。 据说这支部队可以很好地牵制后金的侧翼和后方。 毛文龙东江军权的主体是他的养子、养孙。
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后,东江军因内讧而迅速崩溃。 大部分成员都改回了原来的名字,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在此情况下,毛文龙手下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投降了后金,在后金东江军中形成了一批投降将领。
1605年毛文龙被推荐给辽东总司令李成梁,历任总司令、游击司令。 1612年,毛文龙受到广宁巡抚王化贞的赏识,授他训练游击部队的官职。 同年7月,毛文龙率部收复镇江。 这场战斗在明军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明朝军队的胜利信心。 但由于明朝内部对于镇江的选择、看法不同,因此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 但镇江陷落,后金十分重视。 于是,今年11月,派阿敏、皇太极率领五千大军收复镇江。 明援军未到,朝鲜也不敢支援。 毛文龙从朝鲜宜居一路撤退到安州。
侯金要求朝鲜逮捕毛文龙并将其交给他们,但朝鲜并不想帮助侯金。 于是,在朝鲜的帮助下,毛文龙于1612年11月率军来到郫岛,建立东江镇和一个分镇。 在铁山、社梁、神密岛等地。 郫岛位于明、金、朝鲜之间。 东可联络朝鲜,北可攻辽沉,南可掩护登莱。 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 东江镇不仅是明朝与黎朝的接触点,也是牵制后金不完整的金水军的据点,对后金有很大的牵制作用。
随后,毛文龙的实力在朝鲜的支持下不断壮大。 他不仅拥有十万多军队,还控制了朝鲜的宣川、定州、龙川、铁山、长城、满浦,以及中国的张鲁、长浦。 山、石城、光禄、三山、旅顺等地。 势力大增的毛文龙经常袭扰后金后方。 1622年,进攻锦州、长城、学行站、亮马店、白洋山等地。 1624年,攻打高陵、沙松牌、孤山。 1625年,攻打越州、野克树堡、永宁堡。 1626年,他们进攻海州、会安堡、鞍山骚、萨尔浒等地,有效地遏制了后金的南下行动,给了后金一定的打击。
与此同时,毛文龙也为安抚辽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尚可喜在给皇太极的奏疏中说:“皮岛开镇以来,我国逃往群岛的辽男女不下百万,皆因该岛。” 可见,对于明朝来说,毛文龙是对抗后金的重要力量。 而对于后金来说,毛文龙势力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后金的发展,因此双方开始了毛文龙势力的争夺。
随着袁崇焕击杀毛文龙、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投降黄金,东江投降集团的形成,毫无疑问后金成功争取到了这股力量,扭转了局势辽东,最终后金获胜。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批投降将领在东江军中的重要作用。
从此明军兵败如山倒,一批投降将领大大加速了明朝的崩溃。
明朝将领被迫投降后金
祖师集团
祖大寿是明末辽东军中最高级的将领。 他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祖氏将领集团的首领。 明清战争期间两次投降清朝。 作为一名“投降将军”,祖大寿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这个作用不仅体现在他本人身上,也体现在他所领导的“紫家军”身上。 明清两朝争夺辽东地区的关键在于,谁能得到祖家军,谁就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祖大寿的“于家军”是辽军中最后的强大力量。 明朝末年,由祖先的近亲兄弟、侄子、姐妹组成的“于家军”,是明朝东北地区除毛文龙东江之外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军镇部队。 其成员既有警卫部队,又有新兵,还有一些蒙古士兵,共同组成了一支以祖大寿为首的武装力量。
据《明史》记载,崇祯元年三月左右,约有十万蒙古部落投降明朝。 辽东总督袁崇焕将他们安置在锦州。 祖大寿从十万蒙古部落中挑选了一些善战的士兵。 一支军队成立了,这支军队就是“祖军”的雏形。 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崇祯帝杀袁崇焕后,子大寿负责明朝辽东地区的防守。
松津之战
明朝投降将领被迫招募
强征的明朝投降将领主要是指事先与后金没有接触,所守城池被攻破后投降的明朝将领。 主要有朱世昌、包成贤、祖大寿、马光远、洪承畴、刘良臣、孙定辽、王士轩等。
入关后被迫招募的明朝主要投降将领有左孟庚、金圣焕等。左孟庚是左良玉的儿子。 左良玉面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时,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率军不战而退,顺流而下,希望攻占南京。 然而行军途中病逝,左孟庚于是率军继续东进。 但清军攻占南京、仙湖等地后,左孟庚部族绝望,没有进行任何抵抗。 向清军投降后,金圣焕作为左孟庚部将,也向清朝投降。
其他主动投降的明朝将领
李永芳原为明代抚顺前湖游击将军。 镇守边境,1613年,努尔哈赤攻占乌拉部,乌拉部贝勒布占台逃往叶赫。 努尔哈赤再次征讨叶赫,叶赫部向明朝求援。 后来明朝派使者警告努尔哈赤不要入侵叶赫。 努尔哈赤上书明朝,称叶赫背叛盟约,悔婚,藏匿卜占泰,无奈用兵,亲自前往抚顺千户驻地。 李永芳出去迎接三立,并介绍努尔哈赤到教场。 努尔哈赤将回信交给李永芳,便率军返回。 1618年,努尔哈赤入侵明朝,围困抚顺。 李永芳出城投降,跪地祭奠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策马报恩,命令将士不得杀害城内百姓。
赫图阿拉位置
努尔哈赤毁了抚顺城,将城内百姓编为千户,迁至赫图阿拉,并按明朝官制设官设属。 李永芳被任命为三等中将,同时娶了贝勒·阿巴塔的女儿。 抚顺是努尔哈赤攻克的第一个明朝边城,李永芳是第一个投降、第一个投靠的明朝边将。 皇太极时期自动投降的明朝将领主要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杨明皋等。
耿仲明叛乱的主要原因是明朝将军黄龙揭发了他的将军李枚秘密出海的事。 耿仲明的弟弟耿仲玉想要李梅,却被黄龙抓获并杀死。 这严重激化了黄龙与耿仲明之间的矛盾,崇祯皇帝派人查抄耿仲明,更加坚定了耿仲明造反的决心。 在这种情况下,耿仲明与孔有德联手造反。 事实上,耿仲明的叛乱是黄龙与孙元化之间利益冲突加剧的产物。 从这件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明朝将领之间权力斗争的严重性。
孔有德在登州之乱后联系了后金。
”丙辰,明朝将领毛文龙派使者孔有德、耿仲明前来谈判投降。可见,孔有德、耿仲明反明后,无奈投降金朝。然后宁琬金朝大臣也分析了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情况,“我想,如果他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自己,让我甜言蜜语,舌干唇干,他就不会甘愿淡然而来。 如果他愿意来,他一定累坏了。 他只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蒯祖,我怎样才能再次做官带兵呢?”
这篇奏折非常透彻地分析了孔有德、耿仲明的情况以及后金招降他们的可行性和好处。 宁晚,我想孔有德和耿忠明如果肯轻易亮牌,他们一定是绝望了。 因此,可见孔有德和耿仲明占据了主动。 请稍后给我钱。 但又不甘心。 对于孔有德和耿忠明来说,这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
幸好被明朝武将沈世奎逼迫叛变。 尚可喜的父亲尚雪礼在娄子山之战中被后金士兵杀死。 1624年金兵进攻旅顺时,尚可喜的家人和妻子投海自尽。 明庄帝慕侦察三年,提拔副总兵黄龙为东江总兵,驻扎皮岛。 尚可熙是他的手下之一。 皮刀起兵作乱,黄龙无法平息。 尚可喜率兵前去平息。 两年后,孔有德等背叛明朝,攻陷登州。 旅顺副将军陈世友、光禄岛副将军毛成禄皆前往会合。 黄龙派尚可喜、金圣焕等人去平定其他岛屿。
可以说,尚可喜和后金是有仇国仇家的。 从这里我们看不出他有任何叛逆的动机。 他甚至冒着自己兄弟的生命危险去阻止孔有德和耿仲明。 但最终他投降了后金,这与当时明朝的腐败政治密切相关。 毛文龙被杀后,袁崇焕掌管皮岛士兵,共有28000余人,但他并没有真正控制他们。
不久之后,毛文龙各部开始互相攻击、吞并。 崇祯三年,刘行之杀了刘行和、杨继盛等十一人。 崇祯三年,因刘行之叛乱,朝廷提拔黄龙为东江将军,却被副将军沈世奎囚禁。 尚可喜发现后,派兵营救黄龙,申石奎与尚可喜有仇。 后来,沈石奎接替黄龙担任总司令,黄龙想方设法杀死尚可喜。 在这种情况下,尚可喜开始接触后金,最终他向后金投降了。 因此,可以说尚可喜是被内斗逼迫造反的。
皇太极统治时期率部百余人投降的杨明皋是辽东人。 投降后,被分配到汉军镶黄旗,授牛鲁额贞,兼任兵部尚书。 崇德年间,随军多次征战,攻克塔山、兴山等地,击败明朝总督范志万,占领前戍和中后哨。 顺治元年,被封为牛禄丈京,顺治二年,升为甲喇额真。 顺治三年,升都察院,参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杨明高也是主动向后金投降的。
明代投降将领群体主要分为主动投降和被动招募两种类型。 主动投降主要是因为受到明朝的迫害或者害怕死亡。 被动招募是指明朝将领战败投降,交钱。 随着后金实力逐渐增强,采取积极投降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明朝将领加入他的阵营。
总结
投降将领的主要群体包括东江军镇和于氏家族。 这两批投降将领是后金扩张领土、建立中原的主要帮助。 他们原本是明朝保卫后金的主要军事力量。 随着他们的叛乱后,明朝彻底失去了在辽东对后金的军事优势。 可见,袁崇焕对毛文龙的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