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之乱:贸易引发的战争
明蒙朝贡贸易一直顺利进行,一直持续到明朝嘉靖年间,直至庚戌革命爆发。
此前,蒙古各部落爆发内乱,朝贡贸易暂时中断。 一些蒙古部落没有资格进贡,于是就走上了进塞掠夺的老路。 如果一个了解蒙古局势的皇帝掌权,他可以通过出兵示威来阻止战争。 世宗皇帝是一个非常偏执的皇帝。 他一直认为蒙古人腐败残暴,因此突然停止了延续数百年的蒙古朝贡贸易。
蒙古安达汗基本统一各部后,向明朝提出恢复朝贡贸易。 嘉靖十一年至二十九年,六次遣使议和朝贡。 明世宗严词拒绝,并两次下令屠杀蒙古。 信使。 明朝的这一做法彻底激怒了阿达汗。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年),安达汗派兵三十万余人入塞,横扫明朝边防部队,一路直抵北京城门。 安达汗狂妄地写信给明朝,说:“给我钱币,通我的贡品,你就可以解围。如果你不这样做,我就虔诚地一岁就出国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阿勒坦汗,明朝人称阿勒坦汗
当时的明军已经多年没有打过仗,军备已经严重涣散。 京城营地只有四万多人,其中年老体弱的人多达一半,根本无力战斗。 秦王从北京以外赶来的军队只有四万到五万。 如果安达汗真的发动进攻,恐怕世宗皇帝就会成为第二大英宗。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世宗皇帝接受了内阁大臣徐阶的建议,同意恢复朝贡贸易。 艾达汗得到坚实的保证后,带着沿途掠夺的人和物资撤退。
但谁也没有想到世宗的固执。 嘉靖三十年(1551年),世宗被迫在边境开放马市,但始终不同意蒙古人向北京进贡。 很快,连马市都关门了。 安达汗大怒,连年起兵南侵掠夺。 明朝还命令边境官员每年都要烧草赶马,试图打造出巨大的隔离带。 明朝和蒙古人民在武装冲突中受重伤。 无数人和动物死亡。 明蒙双方均遭受损失。 一心要面子的嘉靖皇帝实现了永远不见蒙古人的夙愿,但最终没能解决边境烦恼。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平番胜图》中的明朝边防部队
世宗之子穆宗即位后,饱受数十年战乱灾难之苦,终于改变了态度。 隆庆四年(1570年)与安达汗议和,全面恢复朝贡贸易,册封安达汗。 隆庆四年后,久违的蒙古使团重新出现在北京,使馆外的公私贸易更加繁荣。 以北京朝贡贸易恢复为标志,明蒙三边贸易也迅速开启,其繁荣程度堪比仁宣、应朝时期。 与此相伴的是,从那时起直到明朝灭亡,明朝和蒙古之间没有发生过重大战争。
朝贡贸易重新开放后,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大喜地向穆宗报告:“省边费不下百万;胡吏收入不下数万”。 从这句话就可以推断出来。 ,虽然明朝在北京做生意亏本,但三通贸易却赚了不少钱。 能够使国库盈余,人民安居,战乱平息。 这对以后确实是有好处的。 如果明世宗在地下听到这件事,会作何感想?
【明朝明朝蒙古使节为何热衷进京? 贸易如何影响战争?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陈凤涛
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以来,北京的作用全面增强。 它不仅是明帝国北方防线的最大支柱,也成为明蒙贸易的中心。 北京虽然不是相互贸易的主要场所,也不是大宗物资的处理地,但却直接影响着明蒙贸易的进程。
蒙古国的贸易需求
明朝建立后,洪武、永乐两朝对北逃的蒙古元军残存都实行军事打击政策。 尤其是明成祖五次远征漠北,给了北元王朝沉重的打击。 蒙古各派分裂,整体实力大幅下降。 但明军毕竟无法彻底消灭蒙古部落,双方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势力范围。 明朝遂转而采取经济封锁政策,切断与蒙古部落的经济联系。
此举的效果并不比军事打击差。 起初,蒙古并不惧怕明朝的封锁,因为蒙古横跨中亚一直到兴安岭,可以与中亚国家、东北努尔干都司的女真部落、高丽进行贸易。 尤其是高丽在明朝时期仍然沿袭北元正说,能够为其提供大量的生活必需品。 所以,生活在沙漠、荒凉的蒙古,经济上还是有生存能力的。
当蒙古分裂为西部的瓦拉和东部的鞑靼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鞑靼人,他们的生活日益困难。 中亚在地理上是孤立的。 东方的女真人完全被明朝所控制。 高丽也改旗为明朝。 鞑靼人过去的粮食、布匹、铁器、药品等日用品以及丝织品、瓷器等贵族都严重依赖贸易进口。 必要的奢侈品来源已被切断。 蒙古人没有制造这些物品的技术能力,连做饭的铁锅都要购买。
明朝开国皇帝朱棣也看到了鞑靼部落的困境,采取经济诱惑和政治分化的方式,企图挑起东西部蒙古的内战。 鞑靼人虽然知道明成祖的意图,但出于刚性的经贸需求,他们还是不惜上了明朝的诱饵,开始向北京派遣贡品和贸易使者。
这种经济往来一旦建立,就基本上没有间断过。 尽管明成祖后来亲自率军试图彻底消灭鞑靼部落,但蒙古使节仍然坚持每年向北京进贡。 出于政治绥靖的目的,明朝从未切断过这种看似贡品实则物资交换的经济交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代仇英的《子贡图卷》描绘了边疆进贡的场景。 马是重要的贡品之一。
厚积薄发:蒙古使节爱进北京
明成祖死后,明朝无力对蒙古发动战争。 双方经济交往消除了政治、军事干扰,日益密切。 蒙古不满足于小规模的朝贡,向明朝提出了要求。 朝贡使节进京不仅可以交换物资,还可以在北京或沿途州县购买生活必需品。 明朝一一答应。
也就是说,与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朝贡政治性质相比,它已经扩展为朝贡和贸易的综合行为。 这种成熟的模式在明仁宗、宣宗时代正式确立。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北京并不是明蒙贸易的主要场所。 大宗物资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辽东、宣大、甘肃三个方向的城市入口。
按理说,为了盈利,蒙古商人和使节应该主要在三大市场入口处经营,但令人惊讶的是,蒙古使节却喜欢去北京。 为什么是这样? 这就不得不提到“厚则来,薄则来”的原则。
明朝和历代中原王朝一样,把周边蛮族的贡品视为政治投降。 因此,在向诸蛮夷进贡时,遵循“厚赐薄赐”的原则,对进贡使者所赏赐的财物和金钱远大于贡品的价值,显示了各国的财富和实力。天国。
以蒙古贡品贸易的主体——马匹为例。 明朝规定蒙古贡品不计价,还制定了一套实物交换的标准。 每匹上品马可兑换四块彩缎、八块丝绸。 中品马彩缎二块、折钞卷二块、下品马丝一张、丝绸八块、折钱卷一张、下品马丝六块、一张一块折叠的钱卷。 光是价格就已经远远高于马的价值了。
但蒙古使节所能赚取的利润还不止于此。 由于明朝将朝贡贸易视为一种政治行为,每次蒙古使团到来时,都会向蒙古可汗、妃子以及太师以下的重要酋长赠送“礼物”。 明英宗时期,明朝与蒙古朝贡贸易达到鼎盛时期,蒙古接受的礼品也达到了顶峰。 以英宗八年(1443年)赠礼为例。 赠叶闲寒金丝衣一件,金织锦衣一件,五彩缎二十六件,素缎五十六件,彩缎五十六件。 八十七幅,十幅印刷卷轴; 二妃的缎子三十二块,金盔、金皮甲、鼓、铝沙、胡琴等大大小小的物品; 给宰相的各种彩缎十七件。 其余各级首领均赠帛、缎帛数千件。
而作为一个受了天恩的使者,明朝也不会亏待他。 赏一等使、副使,彩缎六匹,帛五匹。 赏赐正副使夫人一身金织衣,两匹彩缎,一匹帛帛。 剩余的二、三等舱将相应减少。 使节们可以将朝廷赏赐的物品兑换成现金,也可以带出去在会同殿外与京城百姓进行交易。 明蒙关系好的时候,使团人员甚至可以将私人马匹带到北京出售。 在这些交易中,利润基本是有保证的,甚至利润可能会高出好几倍。
另外,蒙古使者入塞后,明朝接待了使者,并一路陪同。 沿途所需的衣物、食物、马饲料等物品,均由各州县提供。 到了北京后,他们住在会同堂,所有的吃穿费用也都提供了。 由慷慨的明朝廷提供。
因此,蒙古官员极其热衷于出使北京。 成祖、仁宣时期,蒙古使团只有二三百人左右。 到了英宗时代,叶显翰竟然可以一次派出两千多人的庞大使团,一年多达四次。 有些使节贪图享乐,连赖也不愿回京。
如此巨额的赏赐、礼品和接待费用逐渐压垮了明朝的国库。 朝鲜多位大臣提议限制蒙古进贡的次数和数量。 此外,蒙古人进贡的马匹常常被冒充为好马或坏马,也被冒充为优秀马匹。 明朝遂以降低马匹价格、减少赏赐为出发点。 瓦剌也先汗威胁要限制甚至暂停进贡。
明英宗的存亡,其实与明朝与蒙古的贸易有关
首先,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可汗。 在位期间,他统一了蒙古。 他不再满足于通过正常的朝贡贸易获取经济利益,而是希望通过施加军事压力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恰巧明英宗被宦官王振欺骗,试图用武力反击。 英宗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率军北巡,一片混乱。 结果在土木堡被也先军生擒。
自唐朝灭亡以来,中国被俘的皇帝不是死就是被囚禁,充其量就是徽钦二帝。 然而明英宗居然毫发无伤,最后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就让人好奇,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怎么会愿意让英宗回京呢?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 比如明朝及时在于谦领导下立戴宗为皇帝,不再应对蒙古的威胁。 但英宗得以幸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蒙古人无法放弃的贸易需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代姚文翰画《明英宗真像》
北京的朝贡贸易虽然只占明蒙贸易的一小部分,但其状况却是整个明蒙贸易的晴雨表。 北京走得好,一切都会好,北京落后,一切就会停滞。 明朝人民没有蒙古马还可以生存,但如果没有中原的物资供应,蒙古人是绝对无法长期生存的。
也显当初擒获英宗后,蒙古人非常高兴,逼迫英宗回信索要财物。 遭到拒绝后,也带着英宗南下攻打北京。 结果,在北京保卫战中,明军被叶显击败,叶显的弟弟波洛毛那海当场被杀。 明朝与蒙古的关系濒临破裂。 不仅对北京的进贡完全中断,就连三边贸易的入口也被关闭。 蒙古人白白俘获了一个无用的皇帝,却把自己逼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 如果杀了他,接下来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不杀他,岂不是白打脸了?
蒙古部落的首领原本是反对军事威胁的。 此时他们却在抱怨并向也显施压,要求他赶紧归还英宗,改善明蒙关系。 叶显无奈,只得派遣六批使者进京,其中两批还带马进贡。 不过,这一次使团再也不敢指望明朝有什么赏赐了。 只要代宗发慈悲,把明英宗接回来,两家就可以止战,和好。
明宗不想接英宗回来,但帮助他登基的于谦却执意要迎回英宗。 就这样,度过了一年俘虏生活的英宗,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北京皇宫。 随后,咸罕还上书明朝宗,谦卑认罪,请求恢复朝贡贸易。
明朝皇帝不想继续激怒强大的瓦剌,于是同意相互进贡和贸易,一批批的蒙古使臣重新出现在北京。 景泰四年(1453年),明朝廷对一个2000人的使团的各种赏赐、赏赐居然达到了数万匹马,一举打破了以往的所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