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黄色艺术画廊
近期展览整理
明朝无论是在军事政治、经济、贸易、文化艺术方面,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 本次展览将展出明初至明末近三百年的书画文物83件(组)。
展会名称
龙与兵——中国明代书画艺术特展
总体规划
刘益谦
馆长
谢晓东
展览期间
2023.3.25 – 2023.6.18
展会地址
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五、六展厅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继龙美术馆十周年系列展览清代篇《星光灿烂——四王乌云四和尚书画艺术特展》之后,龙美术馆(西岸馆)将于2023年3月25日至6月18日)将继续推出“龙与勇士——明代中国书画艺术特展”十周年系列展览。 龙美术馆创始人、收藏家刘益谦担任总策划,谢晓东担任展览策展人。 展出作品83件(组)。 )明代书画珍品。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 在军事政治、经济、贸易、文化艺术等方面远远领先于世界许多国家。 洪武朝、永乐朝建立后,海外各国竞相与明朝建立贸易经济联系。 有的愿意投降并获得支持和奖励,有的则热爱中华文化,积极与明朝建立文化交流。 明朝极其强大、辉煌。
本次展览将展出明初至明末近三百年书画文物83件(组),包括浙派、吴门派、松江的书画、书画、书画等珍贵文物。学校及同时代,涉及近60位创作者到场,其中多幅十米长的手卷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仅从图像上看,这将是一场关于明代的视觉盛宴。
但艺术不仅仅是图像,更是文化和历史。 在展出的作品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旅行、送别、聚会文化如何出现在明代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看到手卷、扇子、相册等形式如何作为礼品和社交场景。 ,巩固和建立关系。
绘画不仅是基于友谊和礼节交流而创作,而且还挂在特定的场合和季节,成为新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图像出现在明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和呈现了明代人们的时间观、空间观和日常审美观,甚至参与了集体信仰的塑造(如本次展览的《圣物图鉴》) )。
书法是最直接表达作者精神的艺术形式。 也能体现作者内心的学问、哲理和道德文章。 文官或许不擅长绘画,但书法是必修职业,就连皇帝本人也需要每天泡在池子里(如本次展览隆庆皇帝的《行书五言诗》)。 当然,这首先是因为书写渗透到文士的各个生活场景中。 ,写作就是生活本身。
毫无疑问,明朝是一个巨变的时代。 皇权与士大夫阶级之间的复杂张力,不仅是解读明代社会变迁的关键线索之一,也是当今观者欣赏明代书画的重要入口。 浏览完这些名作,感受视觉审美冲击,你会不得不感叹“士人是明代最具标志性的形象”,你会一次又一次被这些作品带回到历史场景。 这也是本次展览处于艺术之外的另一个阶段的地方。
部分展出作品
董其昌,《书画小山水》部分,纸本水墨,册页,29.5×22.5cm×20,1613年
夏畅 《湘江春意》 纸本水墨 手卷 32.5×921cm
张弼、李东阳等《寿南岸送别诗》,纸本水墨,手卷,18.8×971.8cm
沈周《寄吴文定行题图》,纸本水墨,手卷,31×1652cm
唐寅 《金昌送别图》局部 水墨纸本 手卷 21×132cm
文征明《兰亭修丰图》局部 水墨设色绢本 手卷 30.5×770厘米 1557年
王守仁《伏罗正安祖师书》部分 水墨纸本 手卷 25.5×294cm
仇英 《图卷》局部 设色绢本 手卷 29.5×618.5cm
陆机《斑鸠红梅图》水墨设色绢本立轴168.6×97cm
吴伟,柳荫烹鱼,水墨绢本,立轴,296.7×159.6厘米
朱允明,《仿米赋》局部,纸本水墨,手卷,23.7×168cm,1520
唐寅《行书古诗七首》 纸本水墨 手卷 30×262cm
文征明《行书图》局部 水墨纸本 手卷 36.5×1243.4cm
沈世充《江南秋色》,纸本设色,手卷,26×584厘米,1619年
吴宽、朱允明、唐寅、蔡玉、文征明、陈淳等,《吴氏名士手书》部分,水墨纸本,手卷,书本:24×368.5cm; 后记:24×228cm
兰英,《青兰翠暖》局部,设色纸本,手卷,40.5×337厘米,1659年
杨文聪《南归》,绫本水墨,手卷,26.5×424cm,1637年
周辰,《观潮》,绢本设色,立轴,181.5×99cm
邢童《李白行书七言诗》水墨锦缎立轴170×45.5cm
王铎,《行书图》局部,水墨绢本,手卷,27.5×210厘米,1634年
陈洪绶《清代图》水墨设色绢本立轴134×53cm 1625年